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技术的飞快发展和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让无人机被预判为未来最有前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相关机构预计,无人机行业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接近千亿元。然而,新兴科技是把双刃剑,无人机对于公众安全的特殊性不言而喻。

今年上半年以来,

它因“黑飞”这样的负面形象

频频进入大众视野,

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

频频出台严管措施,

行业发展因此

蒙上一层阴影,

走向十字路口。

各地禁飞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在全国率先出台无人机“禁飞令”,将包括成都六城区在内的不少地区,都划入双流国际机场净空保护区。举起禁止“黑飞”之盾,获民航和军机免干扰之利。不少市民叫好,而多数航模和无人机爱好者则呼吁,要同步完善网上申批渠道,不要“一禁了之”。

河南发布无人机行业自律倡议书,众多无人机驾驶学员签名倡议,呼吁无人机爱好者安全使用无人机,积极配合政府监管,促使无人机行业规范化,拒绝“黑飞”。

北京市任何时段6环内禁飞,而遇上两会等特殊会议期间,以天安门为中心200公里半径范围禁飞,这一区域涵盖了北京、天津、唐山、承德、张家口、保定、沧州及石家庄部分区域。

广州市禁飞政策,以白云机场基准点为圆心半径55公里范围构成的区域为白云机场净空保护区域,禁止无人机飞行,范围包括广州市、佛山市、清远市、东莞市、四会市等多个市及区。

新疆公安厅官方发布消息:所有的无人机飞行都需要获得批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车站、商圈、公园、大型活动场所、展览馆、学校、医院、居民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重要军事、政治、经济目标上空和强制区(监狱、戒毒场所)等属于禁飞区。

云南省公布15个民用运输机场净空保护区域,涵盖保山、沧源、大理、德宏芒市、迪庆、昆明、澜沧、丽江、临沧、泸沽湖、普洱、腾冲、文山、西双版纳、昭通等大部分面积。

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公告,自2017年5月12日起,全市限飞无人机等“低慢小”飞行器和空飘物,无论单位和个人需要升空飞行的,需要向有关部门报批。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禁飞通知,厦门市各区、长乐市、泉州市、南安市、晋江市、石狮市、安溪县;漳州市、龙海市、华安县、长泰县、漳浦县、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开发区、古雷开发区等行政区域禁止无人机飞行。

对各地方来说,

在不扼制技术发展的基础上,

实现对无人机的

有效监管尤为重要。

但于此同时,会使专业无人机玩家很少有机会使用无人机了,很多玩家都准备把手上的无人机卖了,但网上挂4到5折还是没人买。

在网上“贱卖”无人机

的玩家不在少数,

虽然监管方向虽正确,

但越来越严厉的禁飞政策

让玩家又无奈又沮丧,

这以后,还能飞吗?

飞是可以飞,但是,是有限制的飞!对于6月1日颁布的“无人机实名制”政策,的确,这是中国民航局系统化管理无人机的重要一步,从理论意义上也能够对“黑飞”产生一定的桎梏。不过,站在现实的角度来讲,该政策的“威力”还有待加强。

实名制登记可蒙混过关

民用无人机实名登记以来,一些从业人员表示并没有积极去认证,而是持观望态度。目前业内仍然有不少人对实名制登记的规定并不知情,或知情也持观望态度。除了对规定的权威性和效果表示质疑,被诟病最多的是系统本身。

名字随便写,

身份证号码乱填,

都可以通过。

这种用户体验实在尴尬。

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已经进行实测,进入系统后,我们尝试在各类信息栏随便填写随机的无人机编号和符合格式要求的个人身份证,结果显示认证都通过。

针对上述问题,日前,民航局适航司无人机系统技术支持方也作出回应:目前无人机登记系统只做身份信息的记录,只对字符的类型和位数进行校验,没有与公安部网络对接进行有效性验证。“民航局在与公安部门沟通,争取能通过公安系统对登记人身份进行验证。”

即便这样,

玩家对于实名制规定

并不抱很大的热情。

实名制的源头

应从企业抓起。

不过无人机生产商表示,用户的姓名和移动电话属于个人隐私,作为生产商并无法律依据,且缺乏有效渠道收集此类信息,因此具体操作存在法律风险。目前采取的方式是支持管理部门对无人机进行合理监管,并会提醒用户进行实名登记,尽到告知义务。

无人机实名登记,

会不会因为各方原因

而成虚设,

这现在谁都说不准。

无人机所带来的不只是“黑飞”风险,更有可能会威胁航空安全、航拍敏感区域、进行恐怖活动、挂载武器毒品、扰乱活动安保、偷窥他人隐私等,但技术发展不可逆,虽然国家正在出台无人机实名制规定,但此举无疑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这种种因素,从而造就、甚至加强了“反黑飞”市场存在必要性“反黑飞”产品未来也将渐渐走入民用市场。反无人机系统,可在有效半径范围内侦测、跟踪、识别管控到“黑飞”无人机。对于愈加重视安全、隐私的某些市场来说,“反黑飞”产品是迫切需要的。

通过政府监管和

反无人机产品双管齐下,

才是解决黑飞的有效途径。

当前,针对“黑飞”现象,我国的相关法律条例正在弥补空缺。不过,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随着政策逐步出台,再经过与市场、制造商、玩家磨合之后的一步步完善之后,“黑飞”现象或许不能被完全消灭,但是比之现在将会好很多。

在无人机“黑飞”愈发猖獗的今天,

需要“法律+技术+意识”的捆绑器,

来牵住无人机任性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