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航又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7月20日,有关海航的报道就铺天盖地。有的媒体报道海航近日在海外掀起了浩大的品牌宣传潮;有的媒体提及了前几日央视节目点名批评民企的海外并购,其中海航就在花名册中:而更多的声音是关于海航被华尔街冷冻的消息....

纽约时报近日报道,美国最大的银行--美国银行决定停止一切和海航集团的业务。来自美国银行内部的邮件显示,出于对海航集团公司架构和负债情况的担忧,最终做出了这个决定。

美国银行亚太地区总裁还在这封邮件中写到:“关于这个公司,始终有些东西是我们无法知道的。我们不打算为此承担风险,鉴于严格保持客户选择标准的重要性,我们决定不在这个时候和海航集团继续交易”。

而20日晚海航方面就此做出回应,称美国银行只是退出了与海航集团旗下一家成员企业的相关业务,并非媒体所说“暂停与海航的一切交易”。万亿资本的海航华尔街之路会就此折戟沉沙还是力排众议?

突如其来的华尔街“切割”

除了美国银行以外,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还指出,花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也在重新考虑是否与海航集团继续合作。而去年,摩根士丹利就曾在海航集团旗下的Avolon收购CIT集团航空公司租赁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笔交易的投资规模达到了85亿美元。

纽约时报还曾报道,去年仅仅是为了兼并与收购,海航集团支付给华尔街各大投行的费用总和就已超过1亿美元。而花旗和摩根士丹利对此也一直保持缄默,海航与华尔街历来合作深厚,如果真如纽约时报所说,不知这会不会成为华尔街切割海航的第一步。

激进的海外收购步伐

一直“内外兼修”的海航,海外投资与并购的步伐从未停过。央视7月17日的一档节目中,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院尹中立就曾表达,一些企业在国内没有实力和经验,在国外出现了困难和问题,还对中国产生了负面形象。这些“非理性”对外投资,实际上就是一种财产转移。而这些企业里,就包括了已踏入万亿俱乐部的海航集团。海航集团已经不是第一次因海外投资被公开的声音批评。

近几日,界面新闻还援引知情人士,据称某商业银行内部系统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海航系、万达系、复星系、融创系授信业务专项排查”的通知。通知要求该商业银行总行营业部、金融事业部等对上述几家企业在银行授信业务方面的风险披露进行核查。其中,海航就因为在海外收购上表现得过于激进而引起市场关注。

海航于2015年9月,收购飞机租赁公司Avolon Holdings Ltd.100%股权,一举让自己拥有中国最大机队规模;又在2016年10月收购了希尔顿酒店25%的股份;并逐步购买了德意志银行9.99%的股份。而现在,海航集团与德意志银行的交易引起了欧洲央行的注意。欧洲央行正准备对这笔交易进行审查,考察海航是否具备担任德意志银行大股东的资格。

海航近几年的海外收购确实频繁,王健林海外投资超过2000亿人民币,而海航集团从2015年至今的海外收购总额早已超过了500亿美元。海航集团借助海外并购这一加速器,2016年全年营收已经超过了6000亿人民币,全部员工达到41万,海外员工占比更是达到70%。

债台高筑的海航或引发关注?

海航的雄心还不止于此,海航计划5年内实现收入1.5亿美元,10年内资产达到5万亿,进入世界前十大公司。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海航除了疯狂地海外并购外,还需要大量资金作为后盾。

海航采用了倒金字塔的模型,用飞机维系现金收入,用现金偿还银行贷款,用银行贷款持续扩张。截至2016年底,海航系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股权融资额总计达1535亿。海航也一直通过关联公司互相担保,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地银行借款,而海航获得的综合授信额度已超过了6100亿元。

疯狂举债并购的海航因此背上了承重的债务,海航集团负债率从2010年81%降至2016年年底的59.5%。但是,旗下渤海金控高达83.75%。另有统计显示,海航系旗下多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居高不下。

高负债情况下,一旦贷款收紧,就会对海航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同时海航还存在巨大的关联交易和复杂的关系网。彭博社消息称,美国银行就是因为海航集团负债水平和股权机构的忧虑升温,才决定要求投行部门员工暂停与海航进行相关业务的交易。

内有风险排查,外有交易切割

除了一批媒体报道的,作为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的品牌营销已经向国际市场惯例靠拢,这一件算是正面的报道,近几日,海航的内忧外患一直不断。7月20日,被爆美国银行已和海航暂停业务往来;7月17日,央视13套节目,公开批评海航等一批民企,借海外投资之名,涉转移资产之嫌;6月22日,银监会点名海航,要求各大银行对其进行海外并购风险排查。

在国内面临风险排查,被公众的声音指责,在国外又被国际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盯上,财大气粗的海航也许真的应该开始审慎的内控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