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修 日本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地质及古生物学博士后研究员

大村鲸(学名Balaenoptera omurai)的种小名omurai 这名称是为了要纪念日本的鲸豚学家大村秀雄(Omura Hideo,1906–1993),将名字拉丁化后变成的,所以翻译成大村鲸;而另一个常使用的俗名“角岛鲸”,则取自发现模式标本的日本山口县角岛(Tsunoshima Island)。不过因为物种学名是以大村秀雄的名字来取的,再加上大村鲸的英文俗名也是用Omura's whale(直翻为大村的鲸鱼),所以中文俗名还是称呼为大村鲸或许比较适合一点。

2003年,在才刚进入21世纪的不久,和田志郎(Wada Shiro)等人于自然期刊(Nature)发表并命名了这身长可以超过10公尺的鲸鱼,某种程度上,很清楚地显示出我们对于海洋的了解有多么的缺乏!

即使到现在我们知道有大村鲸的存在已经过了十几年,对于大村鲸的了解还是非常的有限,因此今年中(2017年5月)发现大村鲸遨游在花莲周围海域时,引起了众人的注目及惊叹;或是近期在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西北边海岸纪录到他们在海里实际生活状况的研究文章,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回响,就不会太令人讶异了。

茫茫大海中,到底谁是谁?

在21世纪还可以发现了一个会超过10公尺的大型新种鲸鱼当然令人觉得兴奋,不过,如果换个角度来思考,这其实是一个令人难过的现象:我们在先前的捕鲸文章中提到的,在20世纪将近300百万只被捕杀的大型鲸鱼中,我们却连谁是谁都还搞不是很清楚(几乎所有进到捕鲸经济链中的鲸鱼标本都没有被保存下来)。

当然,以一个物种来看,大村鲸并不是在2003年被命名后才突然出现在地球上,而是在人类开始大肆消费海洋生物前就已经存在了。

不同的分析方式得到相差颇大的结论,有研究指出大村鲸的支系在大约1千700百万年前就和其他的现生鲸鱼分隔开来,也有另外的研究认为大村鲸的支系和其他的鲸鱼大约在9百多万年前才分歧,但不论是哪一个论点,都说明大村鲸的支系确实是已经有一定的演化历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遨游在马达加斯加海域的大村鲸,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到主要辨识大村鲸的一些外部形态特征,如下颚上缘的部分,左右两边的颜色不对称,右边颜色比较淡而左边的颜色比较深、头部背面(嘴巴)的左右两条侧脊(lateral ridge)不明显、或是他们的手(flipper,或称胸鳍)前缘部分为白色的等等。图片取自:Cerchio S, Andrianantenaina B, Lindsay A, Rekdahl M, Andrianarivelo N, Rasoloarijao T. 2015. Omura’s whales (Balaenoptera omurai) off northwest Madagascar: ecology, behavior and conservation needs.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2:150301.

在被正式确认和其他已知的须鲸类不同,并命名为独立新物种的大村鲸前,“大村鲸”是被归类在布式鲸(Bryde's whale)中,但在这里又有一个不小的问题:那就是布式鲸的分类也是混沌不清,当使用“布式鲸”这名称时,其实隐含了两种可能不同、却又可能相同的物种,而这暧昧不明的状况,长达了百年以上,到现在仍是个谜团。

一个名字下的两个分类:伊顿鲸与布式鲸

1871年时,在缅甸搁浅的一只鲸鱼被送到位于加尔格达的印度博物馆,并于1879年被命名为一种新的鲸鱼物种,开启了这至今未解的大问号。新种鲸鱼的名字被献给Ashley Eden(艾旭利伊顿),因此学名为Balaenoptera edeni,中文称为伊顿鲸。

过了30年左右,1910年在南非周围海域,又发现了让研究人员怀疑是另外全新未知的鲸鱼物种,而这新的物种随后在1913年被正式命名为Balaenoptera brydei布式鲸。

然而,当收集到的标本越来越多,科学家也进一步地针对形态比较,开始有些研究人员(例如大村秀雄)认为伊顿鲸和布氏鲸应该被分为同一种,但有些研究也指出这两个类群的鲸鱼在形态上还是有一定差异,仍应被分为两个不同的物种(例如和田等人)。

有趣的是,尽管伊顿鲸和布式鲸到目前还没有很确切的被断定为是同属一种或是分为两个种,通常提到这一类的鲸鱼时,大家普遍都还是用“布式鲸”来称呼他们。但吊诡的是,从被取名的时间点及优先顺序来看,在1879年被命名的“伊顿鲸”较布式鲸还早了34年,所以如果之后的研究切确判定他们是同一种的话,应该会统一以Balaenoptera edeni,也就是伊顿鲸来称呼。

而如果之后确定分属于两种不同的鲸鱼,那伊顿鲸和布式鲸就该被分别的使用,但在更进一步的研究出炉前,在辨识或是讨论的对象是伊顿鲸或是布式鲸时,都应该要在心中打上一个问号、保持一定的怀疑。也因此,目前普遍的出现在报章杂志中所谓的“布式鲸”,很可能有一部分其实是名字被混用的“伊顿鲸”。

独立成家的“大村鲸”

不论如何,伊顿鲸和布式鲸的议题并不是我们在这里的主轴,而即使伊顿鲸和布式鲸的分类目前仍是一个待解的疑问。而大村鲸在形态上和分子证据上都清楚的和其他已知的鲸鱼不同。因此也不该再用2003年被命名前,时常被称的“侏儒型布式鲸(Pygmy Bryde's whale)”或是“小型的布氏鲸(Small-form Bryde's Whale)”的方式称呼牠们。

大村鲸模式标本的头骨,左为腹面、右为背面。蔡政修摄于日本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直到21世纪,大村鲸才被确认为独立的物种,也意味着在20世纪的鲸鱼大屠杀中,我们无法知道到底有多少的大村鲸被灭口——况且即使到现在,对于大村鲸相关的生态习性、物种特性、甚至是分布地点都还是不太了解。

像这样的基础研究总是需要时间,但随着更多在野外的海上调查发现了大村鲸的踪迹,像是在东非周围马达加斯加的印度洋海域,或是大村鲸在全球各地的搁浅纪录,像是最近在东北大西洋的西非沿岸或是在南大西洋的巴西海域,都渐渐的指出大村鲸有着相当广泛的分布。在台湾,花莲海域出现的大村鲸虽然让不少人觉得惊奇又兴奋,但大村鲸在2003年被命名时,就已经知道有出现在台湾周围的海域了,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就有大村鲸在台湾搁浅的骨骼标本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家以目前发现与标本纪录推测出大村鲸可能的分布范围。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但在命名后已过了15年的今日,对于大村鲸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或是在海洋生态中所占据的地位等,我们几乎都还是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仍然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让我们去探索。

随着大村鲸这样的一种庞然巨兽在21世纪的初期(2003年)才浮出台面上,或许值得我们深切的思考,与我们所共存的自然界中,尤其是孕育了无数的生命、也提供了我们每日生活中重要食材的一部份、并占据了地球2/3表面积左右的海洋中,到底还有多少事情是需要及值得我们更进一步的去探索及了解,而透过这样追寻未知事物的过程中,也必定会让我们在被大海紧紧包围的环境下,凝聚既广且深的海洋文化,并真正的成为我们每日生活中难以分割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