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后附攻略)

清晨,帝王谷里的法老们还在做着重生的美梦,来自万里之外的三个中国人却挣扎着撑开惺忪睡眼,起床、洗漱,然后拎着大包小裹到楼下等候。

昨晚那位司机果然按时在5点半来接我们。一路上车子极少,路灯光芒四射暖意十足,马路宽敞平坦行驶舒适。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开车也是一门艺术,但今天这位司机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却不在于此,而是他遵守交通法规的高度自觉性。本来,大清早路上几乎没车,但在几个交叉路口他绝对会规规矩矩停下来,耐心等到绿灯亮才走。在几个转弯处,本来逆行几米就可以省去数百米的绕行,但他也绝不这样做。

皇帝对坐在后排的俩美女说,这种情况下,换了我绝对会选择违章,因为路上根本没车。

80-90年代的中国流行一句名言:直行不通,绕过去嘛。改革开放让很多中国人学会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致遗患无穷,到现在中央的房价调控屡调屡涨越调越涨,变成了货真价实的中央“空调”。殊不知人类是需要恪守一些规则的,比如交通。否则,一旦养成了坏习惯,终有一天会大祸上身。

旅行中还有一道美丽的风景,那就是与司机用英文聊天。出租司机通常文化程度不高,英文都是工作中磨出来的,特点和游击队作战一样毫无章法,但绝对最简便易懂。比如,遇到单行线时,我们的司机会对坐在副驾位置上的皇帝说:“go ok, come no”(去可以回来不可以)。

本来,我俩并不急着去霍尔嘎达(Hurghada),起这么大早只是为送小阎去机场。所以,和小阎告别后,我俩的“好日子”就到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机将我们送到了远离市区的长途汽车站。这里怎么看都是荒郊野外,简陋的站场内停满了14座小巴,却鲜见乘客。一大帮司机围在门口的火堆旁喝茶,司机们见来了异国美女,个个大献殷勤,早有人将最暖和的位置让给了村妇。搞得皇帝内心十分不安,用中文骂道:NN的,如此偏僻去处,还有这么多狼也似的男淫。

村妇好生受用:宝宝,难得一见你老人家怒上眉梢,奇景啊。

一位名叫艾哈迈德,英文很棒的埃及小伙子还奉上加糖红茶一杯,并表示坚决不收费。

我们只能在此耐心等候8;30的大巴车。看看时间还早,皇帝留村妇烤火看包,自己到办公室探问票务事宜。恰遇一位值夜班的警察,这人五短身材,面色黧黑,大腹便便,一身肮脏的黑呢制服,腰上挎一把很旧的手枪,英文很差。他告诉皇帝自己名叫***(阿拉伯文),英文意思是“星期五”。皇帝说你丫(“丫”字没用英文说出来)名子真好,不用上班工作(埃及休周五周六)啊。星期五闻听大悦,一阵哈哈大笑,皇帝就成了警务办公室里的贵客。

不久,村妇和艾哈迈德也凑过来和我们聊天。见艾哈迈德英文流畅,我们重点对他做了采访。艾哈迈德今年28岁,虽然长的黑黑瘦瘦,两眼却炯炯有神,举止谈吐也十分得体。他读过大学,已有十年工作经验,自称懂英文日文俄文和德文,皇帝用德文试了试,不假。可见这是个诚实值得信赖的人。

艾哈迈德现在霍尔嘎达一家酒店工作,手下管着十几个员工。他告诉我们,以他为例,埃及城市白领的平均月工资也就是1000埃镑左右。他打拼了十年,才花15万镑在卢克索买了一套小房子(类似国内的单身公寓)。我们问他是否已婚,答曰没有。问原因,他说在埃及结一次婚至少要花一公斤黄金的钱。而且,和中国不同的是,在埃及,结婚所需全部费用都要男方承担,女方不出一文钱。他兄弟姐妹十多个,祖上又没留下遗产,所以光棍至今仍是娶妻无望。谈到伊斯兰国家通行的多妻制,他说那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即使有钱,多娶老婆的唯一结局就是死得快快。以他父亲为例,他老爸当年娶了四个老婆,总共生了11个男孩,6个女孩,经济负担之重可想而知。当年,老爸的四个妻子住在同一座房子里,在那个时代,人们比较尊重传统,所以,虽然关于老公今晚宿在何处的问题总是令人纠结,但“妈妈”们彼此相处倒也和睦,矛盾主要集中在同父异母的孩子们身上。而且,孩子越大,老爸花在调节冲突矛盾上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多。最后,心力交瘁的老爸对天长叹,我这是自作自受啊。

现在的埃及,一夫多妻几乎已成历史。狼多肉少、性事难和谐只是因素之一,更重要的在经济。现在不可能再让妻子们同住在同一座房子里吧,眼见老公和别人近在咫尺翻云覆雨,其他独守空房者还不闹翻了天?所以,娶几个老婆,就一定要建几座房子。若是在城市,这笔花销可是个天文数字呢。

村妇对皇帝说:这事儿要是在北京,估计也只有省部级以上的高官方可勉力支撑。

皇帝说,你太小看了地方县处级官员的盈利(注意,这里并没使用“敛钱”二字)能力了。没听说有句广为流传的方言:官至县长,村村都有丈母娘?

还都是免费的呢。想投怀送抱的多了去了。

避重就轻,我们问艾哈迈德今后的打算。他叹了口气儿说,走一步算一步吧,现在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很难,我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攒足1公斤黄金,娶老婆的事儿就更没影儿了。

过后我俩唏嘘,看来全世界都一样,经济科技文化越发达,人们离幸福的距离咋就反倒越远了呢?

算了,杞人忧天于事无补,还是过好当下吧。

从阿斯旺发过来的车子9点才姗姗来到,里面空无一人。车子是韩国大宇,看上去早已告别了中年,整体老态龙钟,外形更是破烂不堪,到处是补丁,里面的座椅大部分都不同程度损坏,而且非常肮脏,地板上尘土飞扬,行李箱里更是不堪入目。但车子的发动机非常好,动力强劲,在路上多次将小轿车超了过去。

韩国车的质量令人赞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进沙漠前,人烟还算密集,路两旁全是绿油油的田野,景色宜人。

埃及的公路四通八达,这要感谢沙漠,因为其一没有山,一马平川好修路。其二是这里雨量极少,道路两旁无需考虑排水,从未见为导流而修的桥梁涵洞。由于造价低廉,所以路面质量非常好,从未见坑坑洼洼。

行驶中我们注意到,公路上通往每个村庄的路口几乎都有一座简易小土房,外面有两名平民打扮背着枪的人守卫。估计这是村子里的人自发组织的自卫行动吧。

一路上还经常看到荷枪实弹的士兵、警察和其他一些持枪的人,有点恐怖。沿途还密集设置了人工障碍,有警察或士兵把守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午,在一处检查站,我们的好朋友,年轻的埃及文化青年艾哈迈德有幸中签,被警察十分热情友好地带下车盘查。

“我恨死了这帮家伙,他们让你毫无尊严。”艾哈迈德回来后愤愤地说。

午后2点,终于看到了红海,红海海水颜色好美,蓝绿白交相变幻,沙漠于大海相交,两片苍茫。

车子在下午3点半到达霍尔嘎达市。这是一个海滨城市,度假村比比皆是,建筑物也一改沙色,五彩缤纷,形形色色,很有现代气息。

我们一下车就被旅馆拉客仔团团围住。为了不欠人情,我俩选中了一位看上去十分面善的中年人,并拒绝了他提供的免费出租车,背着大包跟着他一直徒步50分钟来到了海边。 一路上看到不少奇景。 看看人家的超市,规模如此“宏大”。

风尘仆仆,背着大包招摇过市,我俩成了孩子们眼中的风景。

市井生活好诱人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叼着水烟,宠物相伴,好安逸的生活哟。

海边旅馆非常多,选择余地很大,我们没住他家,他也不生气,说旁边LP上介绍的Cindrella 宾馆是他弟弟开的,他可以送我们去,帮我们谈个好价钱。

我们谢绝了。

到了旅馆一问,开价200镑,含早餐和免费无线上网。我俩侃了一阵,总台回答不讲价。

果然是被LP惯坏了。我俩回头就走,在门口遇上刚刚带我们来的那位仁兄,得知原委后他问我们,150行不行,他有这个面子。皇帝说不行,120还可以。他回去与总台交涉后告诉我们,不含早餐的话120可以。还特地强调说,是我俩如此长距离负重徒步的行动打动了他,所以才心甘情愿提供免费服务。

这里可以说是我们进埃及以来住过的最好的酒店,但却不是最贵的。室内有冰箱彩电空调,卫生间很漂亮,还可无线上网。

整理完毕,我俩来到海边。很久没看到大海了,好生亲切。

在海边逛荡了一阵,肚子开始强烈抗议。我俩乘小巴去市中心吃饭,埃及的公交车非常便宜,0.5埃镑坐到底。

在一家邮局下车,盖章被拒绝,原因是经理不在,他做不了主。

虽然被拒,我们还是很欣赏埃及人对雇主的忠诚。

还好,里面人告诉我们往前再走500米就是总局,到那里应该没问题。

当时已是晚5点,我们问走到那里会不会下班。曰不会,邮局一直开到晚12点。

再一次被雷倒。

十分钟后,我们在总局顺利盖到了章,心情无比轻松,这里的邮局的确是开到晚12点的。

太以人为本啦。

晚饭是类似东北菜的春卷,薄薄的面饼里分别夹进烧茄子、尖椒、土豆泥和蔬菜沙拉,我们要了三个,外加7-8个蔬菜丸子,总计才花了5镑!!

超级便宜,超级可口。

从卢克索开始我们就在市场买鸡蛋,回家用自带的电磁炉煮鸡蛋和白米稀饭(埃及大米煮饭极香)。村妇今天更是发明了一个好办法,到超市买方便面(1.5镑一小袋,配料很好),再买些西红柿青菜鸡蛋,回来自己做西红柿鸡蛋面吃。

来霍尔嘎达没有旅游目的,明天我们要在这里乘飞机去宰海普,在那里玩转西奈。

从开罗一路走来,满眼沙漠神庙,每天不是坟墓就是废墟,今天终于看到了大海,心情顿时变得明快,身体也自然的放松了下来。

攻略:从卢克索去红海边上的宰海仆有三种走法,一是从卢克索乘坐晚上发车的长途大巴车绕很远的路去,路上时间多达15个小时,很辛苦也很费时;二是从卢克索乘车去霍尔嘎达,长途车要跑6个小时,白天行车可以一路观景,在霍尔嘎达乘船去沙姆沙伊赫,从那里坐汽车个把小时就到了红海边的度假胜地宰海仆。问题是有时候渡轮不开(我们就碰上了这种状况);三是先乘车去霍尔嘎达,在那里乘坐飞机仅需一个小时就到了沙姆沙伊赫。但机票很贵。霍尔嘎达海边的旅馆很多,选择范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