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界和盗墓圈都知道,在中国大陆境内有不少出宝的地方,如陕西宝鸡、河南洛阳、新郑、北京房山,安徽寿县、湖南长沙、湖北荆州、江苏江宁,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鸡竹园沟西周墓地青铜器出土现场,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复原展)

所谓的“宝”,就是大家常说的贵重文物,国宝是国家一级文物,都是古人埋于地下的,或为随葬品,或是窖藏品。这些出宝的地方多在中原或南方,东北往往不被注意。事实上,东北也有不少出宝地,如辽宁朝阳,地下文物便十分丰富。

著名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便位于朝阳市境内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在此发现了距今约5500年前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和“金字塔”式建筑,将中华文明史一下子提前千年。所以, 2015年一号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系列案件发生在朝阳,圈内并不意外。

凡出宝之地都有一个现象,就是宝物能“自动”出来,当地人往往一不小心就能得到宝。这种现象,在辽宁朝阳境内也曾多次发生,国家博物馆镇馆宝物之一“匽侯盂”,就是这么得来的。

匽侯盂(见下图)身上的历史非常有意思,经历传奇,这篇文章就来聊聊此国宝。

盂念作 y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盂,饭器也。”一般圆口器皿,在先秦时,用于盛放饮食;匽侯盂,便是匽国国君“匽侯”吃饭用的碗。

匽国在哪?位于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南部一带。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即属于当年的匽国,时称北燕。

北燕又怎么成了匽国?原来在周武王灭纣,建立西周之后,他将同父异母弟弟、周文王的长庶子召公姬奭,封在北燕为侯。姬奭就位后觉得这个“燕”不好,燕为商之故国,有亡国之象,遂根据燕子归巢的情形,新创了一个“匽”字,有从此“在这里定国安居”之意,燕国就这么样成了“匽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姬奭创造的”匽“)

匽国确实安定了下来,自召公受封于北燕,至公元前222年秦灭燕止,历时八百余年,延传四十二王,历史极为悠久。

话再说回到匽侯盂。匽侯盂发现于1955年5月12日,是名不见经传的农民发现的,地点就在朝阳境内。

这一天与往常一样,并不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如果要说特别,这天是国际护士节,但这对于时为热河省凌源县海岛营子村(今为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山嘴子镇)的农民来说,一点意义也没有。这天,唐永兴、张怀仁等几个农民,照例扛起农具干活,来到村子附近马厂沟小转山子北坡劳动。

(农民干活老照片,与本文无关)

在卯足劲拼命干的时候,突然“砰”的一声,农具似乎撞到了什么。碰到东西这在土地上劳作时是常有的事情,但这一声特别,不像碰到了砖头石块什么,应该是异常之物。由于当地不时“出宝”,村民立即想到可能是好东西。

早在1949年,这一带便出土了4件西周青铜酒器,其中2件彝方尊、2件彝驹尊;1950年,村子西北的土沟边出土了一件内沿口内有27字铭文的大鼎。

所以,几人马上动手,将土扒开——躺在土里的是一件生锈东西,细看才知道是一件铜器——就这样,一点准备也没有,一批国家一级文物接连出世了。

(先秦文物青铜编钟出土现场,资料图)

大家也不干活了,用锹在四周翻了起来,竟然又翻出了不少铜器,最后一数,多达16件——匽侯盂就在其中。虽然当地出过宝,但做为农民,他们都不识宝,也没有当作什么天大的事,准备将这批”烂铜“卖给当地合作社,大家分点钱。

因为上面有泥土杂质,得清理一下。有心的唐永兴在清理时很注意,他发现有的铜器上有不知何意的符号,很像字,但又不像自己看过的字。唐永兴想起找人看看,万一真是老值钱的文物,如此被卖掉岂不就可惜了?!唐永兴便带着其中一件青铜器的盖子,找到当地最有文化的学校校长和历史老师,看他们识不识,这些是什么东西。

这位农民的举动,一下子改变了这批青铜器被废铜烂铁处理的命运!

当地校长和历史老师看了唐永兴带的青铜盖子后,觉得不是一般之物。但具体是什么东西,是真是假,他们也搞不清。老师们翻查资料,对照书上图版,终于知道这是古代的青铜器,是真正的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铜器鉴定,资料书)

由于当时已签订合同,要卖给合作社,老师们又动员唐永兴废除了合同,保下了这批青铜器。合作社要这批东西做什么?原来并不为了当文物收藏,或是上缴国家,而是为了炼铜。如果不是及时发现,这批珍贵青铜器就要扔进熔炉里了!

根据《中国文物定级图典·一级品》(下卷)介绍,青铜器匽侯盂是西周早期文物,应为北燕之器,高24厘米,口径33.9厘米,侈口、深腹、平底、圈足,圈足下缘有宽边切地,两附耳上部有横梁与器身相连。盂通体以云雷纹为地,布满夔风纹,鸟头像龙首而凤冠逶迤下垂,整个器形庄重,纹饰精美,显示了器主身份和地位的尊贵。

匽侯盂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为镇馆宝物之一。

匽侯盂为什么这么珍贵?因为,除了代表西周早期高超的青铜工艺水平外,还在于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