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个民族感极强的国家,虽然它在历史上多次对中国称臣,向中国朝贡,接受中国的册封,但无论是日本官方,还是学者,甚至是民间,均对这一历史非常反感!比如日本著名历史学家杉山正明第一次读《辽史》时,当读到“日本国来贡”的记载时,充满了愤懑的情绪。日本虽不愿承认这段历史,但一件文物的出土,让日本狠狠的被打脸。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看【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一一道来!

话说在1784年,日本福冈志贺岛上的两个农民,秀治、喜平在挖掘水田水沟的时候,他俩在一块石头的下面发现一件宝物!原来这是一块金印,上面还有篆字,但这俩农民怎么会认识呢?后来当地的一位汉学家龟井出价100两黄金购买,两位农民慌了,于是赶忙把金印交给当地的领主黑田付白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黑田的后人将金印“借给”福冈博物馆,原来金印上的字太震撼了!这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也见证了日本曾过中国称臣的这段历史。这块金印长2.3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台上附蛇形钮,通体高约2.2cm,底下刻着五个字“汉委奴国王”!

汉自然指的就是大汉朝,“委奴”指的是日本当时的一个国,也就是说,当时的委奴国王向大汉天子称臣,接受大汉朝天子的册封。那么“委奴国王”到底向中国汉朝的哪位皇帝称臣呢?幸亏咱们国家史料丰富,我们在《后汉书》中找到了相应的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史料的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这段文献明确记载,在东汉光武帝时期,也就是公元57年,倭奴国派遣使者“奉贡朝贺”,使者自称是大夫,光武帝赐给倭奴国王金印,双方正式确立藩属关系。在汉安帝时期,“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

虽然有了物证,但日本的一些学者竟然认为,金印可能是伪造的。他们认为在金印发现的年代,伪造一枚印章并不难,所以印章可能并非来自中国,而是时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伪造的。他们还认为,史料记载是“倭奴”,而金印是“委奴”,这可能是造假失败的结果。但真相究竟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的答案,在中国得以揭开!1956年,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出土了一件文物,也是一枚金印,这事汉武帝当年赐给滇王尝恙的,上面有四个字“滇王之印”。到1981年,扬州市邗江县发现“广陵王印”,这枚印章的制作时间与“汉委奴国王”相差一年,而两者之间的无论是印章的造型,还是刻字,完全是同一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滇王之印”、“广陵王印”作为参照,日本学着不得不承认“汉委奴国王”金印并非伪造,而是真实存在的,这段历史也是不能抹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