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贪官,恐怕人们想到的就是和珅。的确,和珅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说起和珅人们又会想起王刚,因为王刚演了168集有关和珅的电视连续剧而被称为“当今第一和珅”。

通观王刚所扮演有关和珅的电视连续剧,人们不难看到,和珅大都是光棍一条,只有电视连续剧《梦断紫禁城》中和珅身边有了3大美女,这就是茹萍所扮演的冯月瑶、宁静所扮演的的青莲、盖丽丽所扮演的长二姑。其实,历史上的和珅并非是光棍一条,而是既贪财又贪色的色狼式的贪官,连破鞋都不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卿怜是名动江南的苏州才女,后来成为原是甘肃布政使、后任浙江巡抚的王亶望的爱妾。由于能诗善画,言语乖巧,体态轻盈,有怜怜盈盈状,令人心醉神迷,很受王望宠爱,特在杭州西湖边上修建了饰以宝玉的楼阁供其居住,称为迷楼。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冒领赈灾钱粮大案发生,王亶望和时任陕甘总督的勒尔谨等20多人被处死,家庭财产被抄没,他的爱妾吴卿怜即被侍郎蒋锡所得。

后来蒋锡为巴结和珅,不得不忍痛割爱,把她奉献给了和珅。

苏卿怜到了和珅府中以后,和珅家的内部事务大都由她和二夫人主持,外面的一切帐目报到和府中,则由苏卿怜一人主持整理,她把这些帐目处理得井井有条,成了和珅家里家务以及理财的不可缺少的左右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性格决定命运,地位决定婚姻。作为第一贪官的和珅,不仅恨不得贪尽天下金钱,而且无所不贪,不管是金钱,还是美女;作为权臣的和珅,权势熏天,无所不能,因此,他恨不得占有天下美女,享尽人间风流,甚至以染指皇帝身边的女人为快。

其实,像和珅这样的贪官权臣,古往今来绝非仅此一人,即便是现代也大有人在,只不过是当今法律无情,接受性贿赂也好,养二手情人也罢,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而不能像当年和珅那样,可以明目张胆地为非作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入宫侍奉乾隆开始,和珅便给皇上一个很好的印象。野史说,和珅长相酷似被乾隆赐死的一个妃子,且不论其真实与否,和珅长得五官端正,文弱可爱,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却是事实,绝不像小说、戏剧中描绘得那样丑恶,令人讨厌。和珅首次侍奉乾隆,其“奏答甚合上意,奏对皆称旨”;乾隆问及其功名出身、乡试试题时,他边走边背,对答如流,“矫捷寻常”,深得乾隆赞许,“其知遇实于此”。在以后的日子里,和珅善于揣测主子心事,办事干练,自此“恩礼日隆”。

在封建专制体制下,大臣的进退,唯皇帝的个人意志是举。“忠君”为封建帝王用人的第一标准,和珅的言行举止正符合这条标准。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和珅对乾隆“言不称臣,必曰奴才,随旨随令,殆同皂隶”。即使是后来位居大学士后,和珅仍像当年做御前侍卫那样恭谨用命,“皇帝若有咳唾之时,和珅以溺器进之”,与那些正人君子的大臣相比,古稀之年的皇帝自然更喜欢和珅这样殷勤周到的奴才,自觉不自觉地将其视如知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的乾隆,眼睛里只有自己文治武功的业绩,蒸蒸日上的盛世;耳朵里只喜欢听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声音。和珅正是抓住了乾隆暮年“喜谀而恶直”的心理,投其所好,以博得皇帝的欢心。为此,和珅尽其所能,大事可以化小,“唯将吉祥之语入告”,甚至像镇压白莲教起义这样的大事,和珅明知是乾隆的一块心病,但从未将实情相告,而以“蒇功在即”蒙蔽皇帝。

分析和珅受乾隆宠幸的原因,除此之外,也必须看到和珅确有出众的才华,而且实实在在为大清朝廷干过几桩漂亮的事。这不能不使和珅在乾隆心目中的重量日增。

嘉庆在乾隆大丧期间诛杀和珅,并非仓促决定,而是等待了三年的“韬晦”。正如嘉庆所言:“和珅罪之大者,盖由事权过重”。和珅长期专擅,“弄权舞弊,僭妄多端”,嘉庆早在皇子时代便耳闻目睹。当时和珅出入宫时,伺高宗(即乾隆)喜怒,所言必听,虽诸皇子亦惮畏之。“内外官员畏其声势,不敢违拗。”三年训政期间,嘉庆对和珅的人品领教颇深,对乾隆朝中后期,国家财力耗竭,吏治衰败的政局深有所悟。要整饬内政,挽救大清江山,必须尽早诛和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庆急于诛杀和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乾隆末期发生于川楚陕一带的白莲教起义,“经历数年之久,糜饷至数千万而未蒇功”,嘉庆认为皆由和珅“在内蒙蔽掣肘,使军营不得成功也”。带兵大员掩饰虚捏,借此冒功升赏。而太上皇(指乾隆)则被和珅用“吉祥之语”入告,况且由于“圣寿日高,诸事多从宽厚”,已经没有精力顾及此事。嘉庆即位立诛和珅,为乾隆开脱,把镇压白莲教不力的责任都加在和珅头上,以此警告后任者,全力镇压白莲教,早日去掉嘉庆当政的一大心腹之患。

嘉庆在大丧之日立诛和珅,尽管他一再表白是“不得已之苦衷”,但其政治目的十分明显,就是通过诛杀和珅,杀一儆百,为“肃清庶政,整饬官方”,扼制“诸务废驰”的政治颓势寻找契机,恢复皇权的尊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庆自知选择这样的时机杀一个重臣,必然会震撼朝野,所以嘉庆此时反复强调,“朕所为止一和珅耳,(和珅)今已伏法,诸事不究。”嘉庆的政治策略,就是为缓和珅当时日愈尖锐的阶级矛盾,并将统治集团的矛盾、失误完全归咎于和珅个人的“专擅”。

嘉庆的策略当时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从根本上讲,诛杀一个和珅,是无法解决封建专制统治制度的一切弊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