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宦官专权,几乎历朝历代都有。

秦朝赵高弄死了公子扶苏和丞相李斯,唐朝宦官可以废立皇帝,宋朝太监童贯能够封为郡王,明朝太监能当九千岁,可以说,从打有宦官那天起,他们就没消停过,而且几乎从来不干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朝虽说不怎么样,但是防止宦官干政这一点上,做的还是不错的,顺治皇帝还模仿朱元璋,在皇宫里立了不许宦官干政的铁牌子,明文规定宦官凡有不法行为,均凌迟处死。

但是朱元璋那块铁牌子被死太监(叫宦官不如叫死太监过瘾,我们往后还是叫他们太监,虽然很多阉人不够资格叫太监)王振给搬走扔进茅厕了,但是顺治的那块铁牌子不但没人敢动,而且越执行越严,到了乾隆那里,连太监的姓都改了,都姓秦、赵、高,连起来就是秦赵高,意思是坏到家了。

直到一个女人执掌了大清实际权力,这种情况才发生了根本改变。这个女人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个叶赫那拉·杏贞,人们习惯于叫她慈禧,有名的太监有两个,一个是戴着二品官帽的李莲英,他之前是更受宠的安德海——往下咱们就说到正题了。

安德海有多受宠 又为何受宠

现在人们提起晚清的名太监,一般都会想起李莲英,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慈禧眼里,要论“最可爱的太监”,李莲英只能排第二,排在第一的是被昵称为“人精儿”、“小安子”的安德海,要是安德海不死,总管太监这顶帽子是落不到李莲英脑袋上的。

按照安德海的人事档案记载,他八九岁就自己做了手术进宫当了太监,并且在慈禧扳倒八大顾命大臣的权力之争中立下大功,从此青云直上,当上了总管大太监。

但是老百姓不信,清朝那些辫子官儿们也不信,他们在私人笔记和正式史料中弦外有音地留下了这样的记录:安德海能够讲读《论语》、《孟子》诸经;艺术精巧,知书能文。他最大的能耐就是善于察言观色,阿谀奉承不露一丝痕迹,以柔媚赢得西太后的欢心。并说安德海“皮肤白皙细腻,相貌清秀美丽”。

和珅受宠于乾隆,安德海受宠于咸丰与慈禧,长得不漂亮是不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野史有传言,而且不止一种。

第一种说安德海是个阴阳人,即使不自宫,也能进宫,所以男的咸丰和女的慈禧的某些要求,他(她)都能满足。

第二种说法就更玄了,说安德海是嫪毐一样的人物,有一样的本事。至于嫪毐有啥本事,咱们这里就不细说了,大家可以去查嫪毐的资料,但是笔者可以透露一点:“太监”嫪毐能让秦始皇的老娘老蚌生珠,做了吕不韦都做不到的事情。

丁宝桢为何杀安德海 又为何要暴尸三日

丁宝桢杀安德海,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这严格说起来不是故事而是史实,丁宝桢为此还博得了“丁青天”的美名。

安德海当然该杀,要不是他作梗,八大顾命大臣也不会输给慈禧,大清也不至于弄得民不聊生——肃顺等人的人品是远远强于慈禧的,这一点大家别看电视剧,去查史料。

而丁宝桢杀安德海,除了为民除害为国除奸,还顺便报了私仇。

据说当年丁宝桢给慈禧磕头的时候用力过猛,把帽子都磕掉了,被安德海一脚把帽子踢走藏了起来,勒索了五万两银子。

还说有一次安德海在丁宝桢参见前吃的葡萄里下了药,弄得丁宝桢“三条腿走路”逃出了皇宫。

以上两种说法没有史料佐证(起码笔者没找到),咱们姑且存疑。

但是丁宝桢杀了安德海之后还有意剥去了衣服暴尸三日,却是大有深意。

第一种说法大家都知道,而且也被史学界广泛认可:当时慈禧与安德海不清不白的关系已经传得举国皆知,而丁宝桢进行“太监人体展览”,就是为慈禧洗刷污名:这是一个真太监,就是想与老太后发生点什么,那也是有心无力,所以慈禧是清白的。

至于第二种说法就有点脑洞大开了,但也不是毫无根据,因为据清人薛福成写的《庸庵笔记》记载:丁宝桢发现安德海是个假太监,但是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把假太监变成了真太监,然后拖出去展览,目的还是洗白慈禧,至于有没有暗示“我知道事情真相了”的意思,让慈禧不追究自己,咱们也不去深究了。

最后慈禧的态度也耐人寻味:丁宝桢后来还受到慈禧和光绪的接见,升官当了四川总督,慈禧还特地为“先斩后奏的凶手”写了一幅字:“国之宝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