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地上捡到宝,问天问地拿不到”。而生活里却总有这么几个老实人,愿意把自己无意发现的或者辛苦收集的宝贝,通通无偿上交给国家。2017年7月8日,河南郑州市中心大石桥附近,农民工在工地里发现汉代的陶器。该工地位于南阳路与石桥东里交叉口东北角,是原郑州市图书馆所在地。因地铁3号线施工,老图书馆被拆除。“一个经常施工挖沟的地方,竟然还能挖出文物,真是不可思议!”市民对此表示惊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工人们正在挖沟勘察地下管线。在将近2米深的地方,突然挖出一个陶罐和两个陶碗。见此情形,他们立即停止工作,向文物部门报告。随后,郑州市文物稽查大队赶到现场,带走了挖出来的陶器,以供进一步研究。“文物是国家的,挖到理所当然应该上交。”发现文物的孟师傅和工友激动地说。虽然在工地工作了大半辈子,但他们还是第一次挖到宝贝,因此感到非常荣幸。由于陶罐里面塞满黄土,不少人猜测里面可能会有其它宝物。

2016年11月15日,海南琼海,国家南海博物馆筹建办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文物。当天,琼海市潭门镇10多名渔民为国家南海博物馆捐赠了六大类832件文物。据专家鉴定,潭门渔民捐赠的物件中“最年轻”的也有100余年历史,最久远的则可以追溯到南北朝。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物件,有一部分是以前渔民在南海上生产作业时打捞到的,一部分是渔民在南海一些岛礁上捡到的,还有一些是祖辈行船到东南亚各国时用渔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都是从我爷爷那一辈传下来的,知道国家南海博物馆需要这些东西之后,我们一家人觉得这些东西还是放在博物馆比较好,这样才有意义。”潭门渔民王玉龙这次捐出了203件文物和文物标本,其中明代瓷片标本185件。图为琼海市潭门镇渔民卢裕永展示他捐赠的19世纪末的印花盘和收藏证书。

77岁的薛文泉与表打了60年的交道,至今已收藏各类机械表1500多块。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就开始收集机械表,青岛的旧货市场已经被他跑了个遍,有时为了买到一块心仪的表,他甚至会一个地方去上四五趟。“人家出差都给家人带些特产,他到好,带回来的都是坏手表。”薛文泉的老伴说。年轻时老薛为了买一块心仪的表能花掉他一个月的工资。“没有老伴的支持,我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多的藏表。”薛文泉说。

在薛文泉收藏的手表中,有些历经岁月的洗礼,已经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其中两块上世纪40年代出产的罗马牌和梅花牌机械手表,现在都价值不菲,但薛文泉从来没想过要将它们卖掉。不久前,有人给他打电话,说要收购他收藏的机械表,出价70万,被薛文泉一口回绝。谈起以后对这些表怎么处理,薛文泉坦言,不打算传给子女,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博物馆,捐给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媒体的牵线,去年7月4日薛文泉将他收藏的1500块手表和100个闹钟正式无偿捐赠给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收藏展示。作为建馆以来首位捐赠成套藏品的市民,民俗博物馆特聘薛文泉先生为名誉馆员,并邀请他对钟表藏品进行研究和整理。今年起,薛文泉的藏品作为固定展览的一部分,常年对外展示。

经过媒体的牵线,去年7月4日薛文泉将他收藏的1500块手表和100个闹钟正式无偿捐赠给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收藏展示。作为建馆以来首位捐赠成套藏品的市民,民俗博物馆特聘薛文泉先生为名誉馆员,并邀请他对钟表藏品进行研究和整理。今年起,薛文泉的藏品作为固定展览的一部分,常年对外展示。

除了人们的捐赠,博物馆里展示的文物还有不少是政府机关执法过程中收缴的。2017年5月22日,重庆市云阳县博物馆,多名文物工作者开始忙碌起来,准备修复这批追赃回来的“文化瑰宝”。日前,云阳县警方向云阳县博物馆移交了258件查办案件过程中所追缴的珍贵文物。

2008年11月5日,杭州海关向浙江自然博物馆移交了近年来在各进出境渠道缉获的306件非法走私物品,其中包括剑齿虎头骨等166件古生物化石、88件象牙及象牙制品、52件保护动物毛皮等,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科研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