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伴随着最后一门考试交卷钟声的敲响,高三生迎来了毕业。而每一年的状元会花落谁家,无疑是全社会都在关心的话题。

23日,北京高考分数公布,一张名为「北京高考文科状元:农村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的图片传遍了整个社交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二中熊轩昂以690分成绩获北京市文科状元(图片可向下滑动)

随后,他接受采访的视频也在微博微信中传开。

知著君要开始为大家划重点了,视频中的他主要表达了这样三个意思:

●自己与农村地区孩子相比,的确享受了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

●如今状元大多都是家里又好自己也努力的那种,这已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

●其实自己也没有多厉害,只不过有了好的基础和外部条件之后,取得好成绩就水到渠成了。

这则视频一出,引发了更多的争议。

有网友认为,这位耿直boy是在赤裸裸地秀优越。

而另一些网友则认为,小小年纪涉世未深的他却能言中当今社会现实问题,有着不一样的格调和胸襟。

事件仍在不断发酵, 一张截图缘何引起了多方关注呢?

>>>一样的高话题度

每年的6月份,有关高考成绩、文理科状元的话题向来更易吸引公众的目光。

比如,福建高考理科状元陈汜玄,因穿女装走红,实际上是在为义卖活动而“献身”。他不但是学校慈善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也是校学生会实践部成员,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

△福建高考理科状元陈汜玄

又或者,贵州高考理科状元查致远,是位高颜值学霸的同时,也是学校电视台台长。

△贵州高考理科状元查致远

还有,陕西文科状元向远方,高一曾有半年美国高中的交换生经历,身高183的他爱好广泛,喜欢健身、爬山。

△陕西高考文科状元向远方

我们可以发现,自成绩公布后,#高考状元#的相关话题几乎每天都会以各种形态花式上热搜,一些一个月前还在埋头读书准备高考的普通学生走进了公众视野。

>>>不一样的关注重点

以往采访高考状元时的画风一般都是,“自己完全没想过能考这么多分”或者“一直都是边玩边学”之类的。但这次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却在媒体面前,给出了不一样的回答。

他直言阶级分化下农村孩子较难考上好学校的社会现状,并将是否拿到状元,或者教育成果的差异归因到了社会阶层,而不单是个人能力的差异上。

单就这点来看,他超越了很多同龄人的认知水平。 因为很多人在他这个年纪,还总是会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而把遇到的挫折归咎于外部条件的不顺

简短的几句话可以看出,他的观点客观中立而不偏颇,不但有着更大格局的认识,对社会较弱势阶层同样怀有一颗悲悯之心,所以,这种不一样的关注点自然也就成为话题热议的理由之一了。

我们再来看,编辑人员将原采访视频经过截图组图拼接,渲染和放大了一些细节之后,不出所料,“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话题又一次进入了公共话语空间,知乎话题“如何看待2017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的言论”也成刷屏态势,这说明了什么?

既有的知识鸿沟较难逾越

「知识鸿沟理论」由美国学者蒂奇纳、多诺霍和奥里恩提出,主要是指在大众传媒时代,由于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产生信息认知上的差异。

当然,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的因素以外,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已有知识储量的差异、社会范围的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大众媒介的性质这些也都是造成“知识鸿沟”扩大的原因。

有调查数据显示,2010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只占总人数的17%,而当年高考全国农村考生比例是62%。同样,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也大多依赖于年迈且文化程度不高的祖父母一辈。

尽管像清北这样的名校,近几年在针对贫困地区学生的教育政策上有所倾斜,比如扩大招生名额,推出“博雅计划”“筑梦计划”等用心的制度设计,但是这些和更广泛的底层家庭相比,力量可能仍旧稍显不足。

较难逾越的知识鸿沟在成为共识的同时,社会需要的也不再仅是关注,更多的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学历变现的观念深入人心

无论是对于“超级中学”河北衡水中学还是有着“高考工厂”之称的安徽毛坦厂中学,在“挤破脑门也要上好高中”想法的背后,表现出来的其实是现代人企图将高考作为跳板,来改变生活现状的价值观念。

目前在很多人看来,教育可能仍是改变命运的一个重要方式,学历越高意味着工作机会越多、收入越高,当然实现阶级跨越也就相对更容易。

所以,在社会结构趋于稳定、阶层分化逐渐明显的今天,学历变现的观念确已深入人心。

无处安放的社会焦虑正中下怀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

“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教育资源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外地或者农村孩子走很多捷径。”

“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学习习惯和性格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比较牢靠,所以最后水到渠成。”

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这一番话,与其说他将社会现实摆到了明面上,倒不如说是现实着实戳中了现代人的痒点和痛点

在房子、车子、工作、生活压力都逐渐增大的同时,不难看出,一些公众对于无法充分获取教育资源的焦虑情绪仍在发酵和蔓延

其实,有关农村贫困地区缺乏教育资源的话题已是老生常谈,而且也并非是我国所特有的话题。 所以,虽有“寒门难出贵子”一说,却也不能成为寒门子弟的埋怨推脱之词。毕竟,有资源不一定都有好结果,没有资源结果也不一定都会很差。

而熊轩昂在采访中的一句话倒也点醒了我们,“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不能改变命运。”

愿你出走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