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南宋画家李嵩,创作过一幅在中国绘画史上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作品《骷髅幻戏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中一具骷髅人操纵着一个小的骷髅,如同进行木偶表演,右侧孩童受此吸引正往小骷髅处爬,孩童身后的妇女似要阻拦,而骷髅人身后在哺乳的妇女则看着在爬的孩童。

一直以来,很多人试图对这幅画进行解读,说法不一。前段时间,这幅作品又一次密集的出现在大众面前,因为,刺绣版的《骷髅幻戏图》在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馆进行展示。

刺绣版

此次在威尼斯双年展展示的刺绣《骷髅幻戏图》共有8幅,每一幅虽然远看画面相同,但实际上每一幅的局部与细节所用的针法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一幅都用了50多种传统针法去绣制,充分展现了当代刺绣艺术的丰富性和艺术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众在威尼斯双年展观看

绣这些《骷髅幻戏图》的是姚惠芬与妹妹姚惠琴,以及她们的琴芬绣庄。

姚惠芬与妹妹姚惠琴绣《骷髅幻戏图》

姚惠芬,苏绣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七、八岁拿针,到现在已经绣了四十年。

姚惠芬

即使是绣了四十年的姚惠芬,在创作本次威尼斯双年展刺绣作品时也觉得异常艰难,她用了“痛苦”这个词语来形容。

为何痛苦?

这次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是邱志杰,他选择了刺绣大师姚惠芬、皮影大师汪天稳两位民间艺术代表,与现当代艺术家邬建安、汤南南进行合作,四个人的作品很多时候是相互交融的。

显然,邱志杰的用意就是让传统技艺与当代艺术进行碰撞,由此来拓展传统艺术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此次的这种碰撞,对于精于传统刺绣技艺的姚惠芬来说非常痛苦。

以往,一幅传统的苏绣作品大概就用几种绣法或十多种针法就可以绣制完成,整体视觉效果或柔和秀美,或精细雅洁。但这次姚惠芬与当代艺术家的合作绣制《骷髅幻戏图》,被要求打破了固有的刺绣创作方式,在一幅作品中要用50多种传统针法去绣制,并且作品的每个局部之间的针法都必须不同,与此同时,所创作的8幅作品的针法每一幅之间都要不同,这在以往的刺绣创作中是前所未见的,也是不可想象的。

《骷髅幻戏图》细节

姚惠芬说,在创作这8幅《骷髅幻戏图》时,她和绣娘们常常苦思冥想,甚至在吃饭、走路、睡觉的时候,都在思考怎么绣。以前,针和线让她熟悉无比,而在绣这些作品时,却常常无从下手。

《骷髅幻戏图》细节

为此,姚惠芬不断地和绣娘们一起沟通、探讨针法运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尝试,找出针法运用的规则性和不规则性,然后针对不同作品的局部,灵活地用不同针法去刺绣。这个过程很艰难又很痛苦。

姚老师说,在开始绣制《骷髅幻戏图》的前一个月里就走了好几个绣娘,因为她们无法接受不同常规的刺绣方法。

观众参观姚惠芬与汤南南合作的《遗忘之海202》

除了与邬建安合作《骷髅幻戏图》,此次威尼斯双年展姚惠芬还与汤南南合作了《遗忘之海202》,与邱志杰、汤南南合作一组11幅的《精卫》,独立绣制了《马远·水图》一组12幅以及《美女与骷髅》等,一共达34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姚惠芬独立绣制的《马远·水图》

姚惠芬说,上半年为了赶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实在是很累了,下半年想喘口气放松一下,让自己静下来停下来,创作一些自己喜欢的作品。“其实,对现在的我来说,没有什么大的计划,希望下来的创作能顺其自然”。

布展

此次威尼斯双年展,关于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的融合,引起了很多不同的争论,其中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在本次采访中,我们也问了一些关于刺绣传承和创新的问题。

《圣母子》姚惠芬绣

文刀米:能否介绍一下琴芬绣庄的现状?年轻人喜欢刺绣的多不多?

姚惠芬:现在来学刺绣的年轻人确实是越来越少。但这几年随着国家的重视,加入进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过他们绣的东西不可能跟绣了几十年的绣娘相比,他们只是做一些小品,当下就是这种现状。

威尼斯双年展

在我们绣庄,除了有将刺绣作为职业的绣娘,也有爱好者来学习一段时间,每年我们都会接待全国各地的刺绣爱好者。

这几年,我也受邀去了不少大学去上课,比如在西南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的培训是针对非遗传承人的,教基础非常好的绣娘关于苏绣的技法;另外,在中国美院、苏州科技大学等学校则是教大学生。大学生接受能力很快,有美术基础,这样他们更容易将刺绣融入到自己的其他创作中。

琴芬绣庄的绣娘

现在年轻人对非遗的传承或者技艺的传承这个问题,我们也很纠结。因为大环境变了,时代变了,现在年轻人也回不到我们过去学习的那种状态,所以什么都在变,你不能说一定要求年轻人非要学这个。后继乏人不光是我们刺绣这个行业,其实整个手工艺行业全部是这种状态,这个也没有办法,急不得,我们只能慢慢来。

《白骏马》姚惠芬绣

文刀米:很多国家都有刺绣,你会关注国外的刺绣作品吗?

姚惠芬:其实我一直在关注其他国家的刺绣。现在我每年都有机会出国,在很多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首先就会想里面有没有刺绣的东西,作品、服装服饰或者日用品上面的刺绣,我都非常关注,这也是我每次出去学习的一个过程。

《达芬奇自画像》姚惠芬绣

文刀米:现在国内也有新一代的刺绣出现,可能他们不会太注重传统技法,但是在视觉设计上会有更多符合现代审美的东西,比如小清新风格,你怎么看待?

姚惠芬:年轻人设计的小清新的苏绣作品,你问我我能不能接受,我觉得是可以的。因为现在年轻人有他们自己的想法,他们有自己的审美,所以他们绣出来的东西没有必要一昧的来模仿上一辈的绣娘。但是我觉得技艺、技法还是应该继承下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观,他肯定要有自己的一些新东西,也就是当下经常在说的创新、创意。

我觉得这个对年轻人来说应该是完全可以的,而且他从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设计开始,再进入繁复的刺绣工艺的话,会更好,吸引力会更强。

《飞天意象》姚惠芬

文刀米:我们能不能理解一些刺绣作品是用刺绣的工艺复制某幅名画?再现画作的难点在哪?作为绣娘是否需要自己设计整个画面,还是一般都有画师去画画面?

姚惠芬:刺绣并不是一味的模仿,因为在整个刺绣的过程当中,它也有绣娘的思想在里面,有时候我们甚至会在原画的基础上有所改动,这个也是我们一个创作的过程。复制名画这个概念已经在慢慢改变了,当代的绣娘并不是说像上一辈的绣娘一味的模仿,是有很多创新在里面。

《墨竹图》姚惠芬绣

文刀米:能否介绍一下你推出的刺绣衍生品?

姚惠芬:我认为对一个真正搞创作的刺绣艺术家来说,可能不会去做很多,但是整个团队以及行业还是都在做。因为现在提倡非遗要进入当下人们的生活,那么刺绣衍生品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切入点。这样的话,几百到一两千块钱的衍生品让每个人都能享用的起,这是非遗走入人们生活一个很好的方式。所以刺绣衍生品,我也会去做。但是我觉得这个和当下的一些时尚品牌或者著名设计师来合作会更加好一点。

《佛影》局部,姚惠芬绣

文刀米:你的刺绣技艺已经非常高超,那么有没有什么方面是特别希望进一步突破的?

姚惠芬:其实我觉得不管是创新还是在原有基础上去突破,这个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在无意识当中来完成创新。并不是说你想创新就能创新的,因为我觉得为了创新而创新,这个是很刻意的事情。我更愿意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式的来创新、来突破。

《葡萄少女肖像》姚惠芬绣

这几年,传承、非遗、匠心等词语出现得异常频繁,这给手艺人带来了新的机会,但另一方面,如果缺乏社会号召式的、由上而下的关注,传统技艺的现状是否会冷清不少。另外,现代艺术发展到今天,也包含不少诟病,比如空洞、无稽。两者离大众都有些距离,但这种疏离感又完全不一样。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邱志杰,在接受凤凰艺术时说:“其实当代艺术走到今天真的已经是很无聊了,有的甚至连做个作品方案还要保密,一个艺术家好像就是一个出点子的人......我并不认为当代艺术是在激活非遗,相反是非遗在解救当代艺术,要好好向民艺、非遗学习的是当代艺术......”

这会是正确答案吗?

资料提供:姚惠芬

“知羹有聊”每周都有嘉宾分享会。

由于“知羹有聊”群一群已满,新入群加二群。

注:必须关注知羹公众号,才能加入读者群。

扫二维码加管理员微信即可拉入读者群。

时尚、艺术、人物、话题、实录

知羹

zhigeng2017

永远对艺术与美充满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