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前段时间,苹果公司对微信大打出手,要求微信按照苹果公司IOS闭环系统的规则,微信公众号赞赏功能被强行关闭。日前,苹果又再一次把自己推向了舆论的漩涡,据应用监控工具监控到的下架应用数据显示,苹果已下架中国应用4万多款,游戏类应用过半。

而更新后的开发者文档,把打赏正式列入应用内购买范畴。接下来再次要求不允许热更新,一切使用热更新的应用需限期整改,否则下架处理。如双方无法达成妥协,苹果或将微信下架。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微信不兼容苹果,苹果和微信只能二选一,你选择哪一个?而此事的真相是什么,又会如何发展?请看本期凤凰青岛专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搞事情?苹果要与微信分道扬镳?

——4万多中国地区App被下架!

前不久,苹果向中国开发者提出两项措施,即强制收取打赏抽成30%和禁用部分热更新,后一项的期限为6月12日前,如果不删除应用中有关于热更新的相关框架,将被强制下架。而这两项措施也在国内引起了众多的讨论,甚至有媒体将这起事件称为苹果在对中国开发者宣战。如今这两项举措所带来的余波尚未平息,苹果又再一次把自己推向了舆论的漩涡。

日前,据应用监控工具监控到的下架应用数据显示,苹果下架中国应用4万多款,游戏类应用过半。至于下架原因,普遍认为是苹果近日正式禁止热更新,从而导致App下架数量呈几何式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戏“阴阳师”的更新界面

当然,也有一些具备热更新的应用逃过了一劫,比如《王者荣耀》、《阴阳师》等,热更新形式依旧可以正常的使用,看起来国内还是有一些程序员克服了苹果的阻碍政策。

另据了解,此次下架并非只是针对中国,美国地区也受到这次风波的影响,近几日下架应用也突破了2万7千个,而且涉及面非常宽广。此次苹果大规模下架应用,可能与禁止热更新、问题支付、刷榜、应用存在Bug以及应用出现了违反App Store规定有关。

什么是热更新?

简单来说,热更新是一种各大手游等众多App常用的更新方式,就是在用户通过App Store下载App之后,打开App时会出现更新提示,用户可以直接在提示下完成下载更新。这种方式可以为用户带来不少便利,因为不需要进入应用商城重新下载完整的App。

“热更新”图例

而苹果的审核规则严格且慢,审核时间动辄一周数月,而游戏公司抢新功能的速度并不亚于微信公众号们抢热点的速度,怎么可能等上一周数月的时间?热更新就成了游戏App们的常用套路,据说包括《王者荣耀》、《阴阳师》都有在用这一套。

但是这种只能偷着来,被发现之后风险不小,不遵守规则被苹果下架是分分钟的事情。要知道,对于遵守规则这件事情,苹果和微信一样近乎洁癖。

苹果和微信打起来了咋办

——放心,与微信对抗,苹果几无胜算

早在2017年4月19日17:00起,iOS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被关闭, 安卓等其他版本微信赞赏功能不受影响。

这件事情的原因是,苹果此前更新的3.1.1条款,更严格要求App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 IAP 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而且,“赞赏”将属于APP内购买行为,苹果公司要求抽取高达33%的交易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市场本来就被唱衰之际,苹果为何敢逆“中国企业和消费者”之意,做出如此任性之举?可能iPhone的庞大用户量和极高的用户忠诚度是它霸气侧漏的筹码。

2016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基于8亿用户公布了一项数据研究结果,结果显示用户换机后仍选择原品牌的平均比例是18%,排在第一的苹果达到45%。

看似苹果占上风,可真的是这样么?并不是!与微信对抗,苹果几无胜算

用户更多地沉浸在微信生态系统里,而不是“苹果体验”中。换一台手机比换一个社交软件(圈子)更方便。微信最新公布的月活跃账户达9.38亿,大部分在国内,即便是3亿多的iPhone用户不用微信,也仍旧还有6亿左右的安卓手机用户。

更何况,随着小程序等越来越多的微信生态完善,国人无论是在线上社交、工作、生活,都矣然没微信不成,超一半人每天要用90分钟!

对与苹果与微信只能二选一的传言,就像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在其认证微博转发相关微博时表示的那样:

“一切安好,有劳挂心。这么有想象力的新闻,把我都吓着了,应该都改行去做编剧。”

而随着国产品牌手机的崛起,国内高端用户对手机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在这一背景下,苹果在中国市场还是持观察态度,不敢贸然树敌;另一个方面,苹果作为国际化大公司,在面向全球的发布会上会表现出高姿态,要展现出自己的包容精神。

所以!

苹果和微信只能二选一?

假的!

无论如何,作为用户,我还是很感谢乔帮主的工匠精神引领甚至改变了一个时代对于手机的认识与理解,他对于审美水平、生活品质的价值引导功不可没。

也感谢微信的出现,让我们免去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巨额通话费与短信费,它对于自媒体时代的开启与反寡头经济的垂范意义,冠绝古今。

接下来,无论你们将如何博弈、如何斗法、如何竞争市场份额,那都是商业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但是,有一点必须要说的是,谁敢率先以牺牲用户体验与用户利益来换取商业地位,谁就会率先失去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