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日本跟中国的关系都很微妙。隋唐时期,他们派遣使臣,到中国求学。到了明朝时期,浙江一带却出现了很多倭寇横行,四处烧杀劫掠。到了近代时期,日本更是恨不得将中国一口气吞进肚子里。其实对于中国来说,曾有两次想要主动征讨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次是元朝时期,忽必烈征集舰队,准备攻下日本。结果两次出征的时候,都遇到台风天气,舰队只好不了了之。第二次的时候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当了皇帝以后,年间虽然小,但却干了很多了不得的事情。

先是擒拿鳌拜,亲自独揽大权。紧接着又出兵平定三藩,灭了吴三桂一大家子人。最后又出兵收复台湾,重新统一了中国。

在康熙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有一个人的身份十分关键,这个人就是施琅。清朝虽然骑兵能力很强,但论水军,却远远不及台湾郑家。所以康熙便留心那边的人才,这才将施琅招到身旁效力。

施琅作为投奔康熙后,自然是十分尽心,万分卖命。当施琅收复台湾后,他就像康熙上了一道奏折。奏折里面写的意思大致是这样的:日本这个祸害已经有几百年了,现在我们实力正盛,趁着这个机会,派兵干掉他们,就可以永绝后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施琅的这道奏折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当时清军为了统一天下,对武器装备的要求都很高,舰队统一是荷兰的配置。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世界最顶尖的行列。而且自从收复台湾后,士气旺盛,将士们个个想要立功。而反观日本,正处于闭关锁国中,他们的舰队实力绝对比不上清朝。一强一弱,一兴一衰,差距可见一斑。

康熙一开始时也同意这个提议,他也想一鼓作气收下日本。可经过内阁决议后,最后还是被否决了。据野史传闻,是明珠和索额图担心作为汉臣,功劳太大,不好降服,便没有同意。而且当时日本跟中国的关系不算太差,双方也还有往来,师出无名。而且清朝边地上一些部落仍然不安分,不时闹出点动静,也让康熙十分操心。

施琅的提议最终也被搁浅,对于清朝来说,想要反对,确实有一万条的理由。毕竟当时清朝内部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再兴兵征讨,很可能耗尽国库,成为第二个隋朝。(隋朝就是因为修运河,征讨高丽,最后国库空虚,隋炀帝只能逃到南方,直到被杀都没能回到都城洛阳)

即使施琅的建议被采纳,并且最后实施成功,对清朝来说,依旧难以逃避最后的结局。因为对于清朝来说,最致命的是,他们开始实行闭关锁国。两耳不闻海外事,一心只想多贪钱。以至于到了咸丰年间,被英法联军追着打。光绪年间,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订阅号: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