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山夕团队 党以凡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近日,华北地区被所谓“六年来最强冷涡暴雨”搞得人心惶惶,京津冀地区航班纷纷取消,不过南方的孩子们查查家乡的天气预报,好像也没好到哪里去啊——夏至刚过,正是“梅雨怪”肆虐的时候,北方冷涡暴雨和南方梅雨一道携手强势来袭,小编竟分辨不出哪个比较让人头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虽说都是带来了大雨,而且从名称上来看好像都很厉害的样子,那么冷涡暴雨和梅雨有啥区别呢?既然南方也有冷涡暴雨,那为啥北方人没体验过梅雨季?下面小编就带你一观这“两雨对决”之战。

冷涡暴雨

所谓冷涡,就是在高空旋转的冷性涡旋系统,它的中心温度比周边低,因此称为“冷涡”。与之对应的,像台风,它的中心温度比周边高,就是暖性涡旋。春夏季节出现在我国华北、东北上空的华北冷涡和东北冷涡天气。

以这次冷涡暴雨为例,冷涡系统发源于蒙古高原地区,位置与以往经常出现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北部这一位置相比偏南了一些,冷涡向南掉到华北平原这一带,再配合其他有利气象条件,就形成了这次比较强的降水。

梅雨

至于梅雨,这两天可以说是刚“入梅”,南方各地几乎都在强降雨,历年来梅雨历时之长都南方地区的小伙伴们苦不堪言,这样一看,梅雨就踏在冷涡暴雨的尾巴上,“六年来最强”怎么好似弱了不少?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梅雨是如何形成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弄清楚停滞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雨带是如何造成的。为此,我们要从梅雨期间高、低空的大气环流形势入手,了解梅雨期的天气过程。

关于梅雨期的地面形势

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欧亚大陆东部的中纬度,一方面受到从寒带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从热带海洋北上的暖湿空气影响。每年从春季开始,暖湿空气势力逐渐加强,从海上进入大陆,先至华南地区,嗣后进一步增强北移,到了初夏常常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还可到达淮河及其以北地区。

特别是在二、三千米的低空,常有一支来自海洋的非常潮湿的强偏南气流,风速达到每秒十几米到二十米左右。当它进入我国大陆以后,就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冷暖空气相遇,交界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产生降水,梅雨就属于锋面降水的性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冷空气势力比较强,云雨区将随着冷空气向南移动;如果暖空气比较强,云雨区则会随着暖空气向北移动。显然,在这两种情况下,它们都不会在一个地区停滞下来。但初夏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方面暖湿空气已经相当活跃,另一方面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有一定的力量,特别是在靠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常有一小股、一小股的冷空气南下。这样,冷、暖空气就在这个地区对峙,互相争雄,形成一条稳定的降雨带。

关于梅雨期的高空形势

(1) 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它的主体位于热带洋面上,脊线位于北纬15N附近。这个时候,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势力很强,其前锋一直可移到南海海面,因此我国大陆上雨水一般较少。

以后,副热带高压的外围逐渐向北扩展。春末夏初,南岭及其以南地区,已不时处在这个高压西北方向的西南气流的影响之下。这支西南气流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这个地区持续地发生冲突,造成明显的降雨,因而进入了"江南雨季"。

(2) 高空西风急流的影响

冬春季节,在东亚地区原来存在两支强劲的西风。一支活动在北纬50度附近,它是温带急流在对流层中部的表现、也称为北支急流;另一支活动在北纬25-30度附近,它是副热带急流在这个高度上的表现,也称为南支急流。这两支急流常在日本上空汇合,进一步加强,所以日本上空常常是急流特别强盛的区域。

"入梅"以前,这种情况基本上是稳定的。在长江中下游"入梅"前后,急流会发生一次激烈的变动。南支急流明显减弱,北移上千公里,移到了北纬35-40度附近;而北支急流则向更北的地方移去。这次变动不仅十分激烈,而且变动发生之后,急流就在新的位置上稳定下来。这样就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与梅雨之前的状况显著不同。

而它变动幅度之大,变动以后之稳定,以及变动过程中同时引起其它大型气压系统变化之激烈,都是从冬季以来从未出现过的,因此,它是一次带有季节性转折的大变动。这次季节性的变动,带来了我国东部地区天气的转折。

由于急流的北移,使得高空西风急流南侧冷暖空气交汇最频繁的地区移到了长江中下游,锋面常常停止在这个地区,江淮流域低气压活动也增多了,大片强烈的降雨常常在长江中下游出现,则梅雨从此开始。

北方这场冷涡暴雨刚刚过去,南方的梅雨已经强势登场,小编着实心疼雨区的孩子们啊,在此也要温馨提醒大家注意防潮保暖,谨防“霉”雨!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