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相声发烧友的印象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唐杰忠先生是个谦虚、慈祥、可爱、幽默的帅老头,就如姜昆在相声《学唱歌》中形容的那样:“挺大年纪戴副眼镜,白白胖胖不长胡子,跟个老太太似的。”而在很多同行眼中,唐杰忠被称为“笑佛”,总是笑嘻嘻的,不声不响,把梗接了,尽可能地让逗哏站在光环之下。

/拜师/

“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的高徒

唐杰忠自幼喜爱相声,对马三立、侯宝林等名家的相声百听不厌,最喜欢的当属“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先生。后来,他如愿成为刘宝瑞先生的徒弟。为了提携唐杰忠,刘宝瑞除了说单口还为他捧哏,每天至少三场。

这也是唐杰忠难得的逗哏经历。到了晚年,唐杰忠也如他的师父一样,为自己的徒弟捧哏。

一辈子站在捧哏的位置上,唐杰忠曾说自己心里从来没有觉得不舒服。“因为刘宝瑞老师教我们的时候就说,捧逗是一家,捧逗就是‘一棵菜’,没有捧就没有逗,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节目。”他还曾称,“如果说广大相声爱好者喜欢我的捧哏艺术,则是我对恩师的报答”。

/从业/

“一辈子甘当配角”捧了三代人

唐杰忠1974年开始与马季搭档,合作演出了《友谊颂》《新〈桃花源记〉》《海燕》《高原彩虹》等相声,蜚声全国。1985年开始,唐杰忠又为马季的徒弟姜昆捧哏。尽管比姜昆高一辈,唐杰忠在和姜昆搭档后丝毫没有摆出“著名捧哏”的架子,仍然兢兢业业寻找两个人的舞台风格。

有文艺评论者认为,与马季合作时,唐杰忠的表现中规中矩,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但出彩的地方不多;到与姜昆合作时,尽管他也需要对逗哏的言行及时纠偏,但有些时候会有精彩的语句,引得观众一笑。比如在《虎口遐想》中,姜昆描述起姑娘的裙带子“带着姑娘的体温,带着姑娘的芳香……”,唐杰忠马上打断他,“别闻了,再闻还有汗味儿呢”,这个耳熟能详的段子正符合了唐杰忠“憨厚耿直”的形象。

尽管性格一动一静,大不相同,但在多年的合作中,唐杰忠和姜昆从没闹过矛盾。后来姜昆自曝和唐杰忠“分手”的原因,年岁已高的唐杰忠当初迎难而上却最终选择了激流勇退。他有天找到姜昆,“我跟不上你了,你节奏太快,一个月得跑十好几个地方……我要是老这么跟着你的话,估计得拖你的后腿,找个年轻人吧。”他为姜昆推荐了另一个搭档戴志诚。

78岁时,唐杰忠又出山,在有许多相声演员加盟的电视剧《老爷升堂》中饰演一个反面角色。他还是为了捧哏,“为马季先生的爱徒们捧一回哏,扶他们上马,让他们策马扬鞭”。后来唐杰忠曾去《艺术人生》做嘉宾,姜昆、李金斗、巩汉林一众人去捧场,“老唐这一辈子都在当捧哏、当配角,今儿我们也一起给他捧一回”。

/授业/

门徒26人中包括著名笑星巩汉林

去世之前,唐杰忠门下共收了26个徒弟,以小品演员身份为人所知的巩汉林是其中之一。1988年,巩汉林拜唐杰忠为师,之后,唐杰忠一直鼓励巩汉林来北京,并一直为他寻找各种机会。时隔8年,巩汉林终于来到北京,“来了之后还是没有离开师傅的帮助,我住的房子就是师父给我提供的,而且彩电也给我提供”。后来看巩汉林演小品演得好,就从心眼儿里为他高兴,对他特别宽厚,尽管巩汉林小品演得越好,离相声专业就越远。巩汉林提起这事就说“感激师傅一辈子”。

唐杰忠的徒弟中还有香港演员徐锦江,有人称,2009年拜唐杰忠为师,了却了徐锦江10年的心愿。2015年,徐锦江在北京开画展,唐杰忠特意去现场支持徒弟。这也是唐杰忠最后一次出现在媒体镜头前。闻知师父去世噩耗,6月19日,徐锦江发微博称:“师傅您真的离开我了吗?作为您的关门弟子,与您的付出相比,我做得实在太少。”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荀超

唐杰忠(1932-2017)

原籍山东黄县(今龙口),出生于北京。中华说唱艺术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北京语言学院中外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新加坡新风相声学会顾问。曾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获得“侯宝林金像奖”、“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1949年入伍,进入某部文工团。1958年调入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成为一名专业相声演员。1964年进京拜刘宝瑞为师。他创作表演了《柳堡的故事》,师父亲自为他捧哏。1964年调入中央广播说唱团。1974年开始与马季搭档,合作演出了《友谊颂》《新〈桃花源记〉》《海燕》《高原彩虹》等相声,蜚声全国,红极一时。后与郝爱民搭档,推出了《彬彬有礼》《父与子》《英雄启事》等作品。1985年开始与姜昆合作,表演的《虎口遐想》《电梯奇遇》《学唱歌》《着急》《重大新闻》等,反响强烈。曾连续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并多次担任大型文艺晚会的主持人。他的捧哏朴实憨厚,儒雅自然,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合作伙伴的特点及时调整表演风格,能够与每一位逗哏演员配合得严丝合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