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于昔日古窑址区的南宋官窑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以遗址为基础建立的陶瓷专题博物馆。它位于西湖风景区的南部,隔玉皇山与中国丝绸博物馆相邻,馆内建筑古朴、陈列雅致,犹如一座陶瓷文化殿堂,展示着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宋官窑鸭形器

宋雕瓷人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宋越窑刻花牡丹纹莲瓣罐

【官窑制瓷】 南宋高科技的代表

绍兴十三年(1145年),当宋高宗在皇城南、嘉会门外4公里处设立郊坛,在临安这个新都第一次大规模地祀天拜地郊祭时,他的心里一定是感慨万千。

公元1127年,赵构,南宋第一任皇帝,千辛万苦,逃到杭州,年仅21岁。作为一个年轻人,你可以想象,他对当年北宋汴京那种奢华优越的生活有多迷恋。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作里,有歌舞升平,也有那么一点点对旧朝的凄楚。

绍兴十一年(1143年),南宋与金议和,政局安定,恢复祭祀的礼仪就摆到日程上来。问题出来了:北宋被灭、靖康之难中,宫廷器物被金人一股脑儿运到东北去了,其中当然包括了名贵的礼器。大量生产礼器的任务迫在眉睫。

到南宋后期,官窑制瓷技艺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南宋王朝常常被人认为偏安一隅,却忽略了它所拥有的高科技光彩。

如今南宋官窑博物馆展出的一件簋式炉,究竟是礼器还是寻常的宫廷用器皿,已不得而知。但在它身上,却体现了南宋官窑青瓷的审美尺度:那种如脂如玉的青色,正好和眼睛对色光敏感的平均峰值一致,以至于每个人见到它,都会痴迷——那是“雨过天青云破处”的迷人境界。

随着南宋的灭亡,官窑艺术从此消失于世界。它只存在了150多年。如今,世界各地的公私收藏全数在内,成品总数不足三位数。

根据史载,南宋官窑的窑址有两座,一座是在宋皇室南渡后,依照北宋制度,在修内司(宫殿修缮机构)重建的“内窑”,一座是在城南郊坛下设立的新窑。随着元末张士诚重筑杭州城,凤凰山被截于城外,南宋大内从此湮没在荒烟迷草之间,窑址之说扑朔迷离。

南宋官窑博物馆,就在此遗址上修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火幻化】恢复南宋官窑精粹工艺

官窑青瓷的特点是以造型和釉色作为美化瓷器的艺术手段,器形简练、端庄,瓷胎很薄、釉层丰厚、色泽晶莹,瓷器表面开不规则的纹片,质感如玉。由于它的质 量很高,特别是它的工艺的确非同一般,所采用的多次上釉、多次烧成的工艺程序,达到青瓷生产水平的顶峰,为玉质感和开片装饰的形成提供了技术保障,加上御 窑的神秘性,留传下来的传世品又很少,因此,历来被视为我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杭州人弘扬官窑文化的脚步从未停滞。

1978年,杭州瓷厂仿南宋官窑灰青釉和月白釉二类试制品研制成功。1986年,杭州南宋官窑研究所研制成功南宋官窑粉青金丝纹片瓷。

1987年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评比中,仿南宋官窑菊瓣碗、贯耳瓶、果盘、葵口碗等19件(套),新研制的十二锦瓶现代造型,在全国同行产品质量评比中夺魁,荣获1987年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银牌奖。

2009年8月,在杭州南宋官窑研究所,一只精美的薄胎厚釉仿南宋官窑碗终于出炉,标志着仿南宋薄胎厚釉官窑研发成功,使南宋官窑最精粹的制作工艺得到真正的恢复,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博物馆中的《南宋官窑》展陈,是全馆陈列的中心,设在第二展厅。它从历史风貌、制作工艺、器物赏析三个角度,通过大量的出土文物、标本,结合图版、文 字、景箱等辅助材料,系统介绍了南宋官窑建立、发展的渊源,南宋官窑瓷器的造型风格、胎釉特点、装饰艺术及美学内涵,南宋官窑制作工艺的全部过程及其独树 一帜的高超之处,生动再现了南宋官窑的盖世光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宋时期杭州的都市风貌和当时制瓷匠人们的聪明才智。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小编万分荣幸!文章内容仅代表小编个人意见,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希望您能看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