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这节课,飘雪老师给大家讲家天下制度的由来。

话说治水有功的大禹继承帝位后,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立威信。

他上任后,把树立威信摆在首要位置。那时,因为商讨政务的需要,不定期要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结果有一个叫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对大禹十分不尊重,经常故意很晚才来,有时甚无故不参加。大禹对此,先是口头警告,然后又开始立法立规,申明部落会议制度和处罚条例。但防风氏依然我行我故,丝毫不把大禹的规矩放在眼里。后来,大禹有意选择在离防风氏很近的会稽山召开部落会议,结果防风氏首领还是姗姗来迟。大禹这回毫不心慈手软,直接把防风氏首领送上了断头台。其它各部落首领见大禹这样威严,从此个个俯首贴耳,唯大禹之命是从。大禹的威信就此树立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件事:立仁德。

坐稳帝位的大禹很快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他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重任,经常以微服私访的形式巡游,体察民情。他励精图治,开荒务田,让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他还利用六律、五声、八音制作出了名叫“九韶”的乐曲,一方面用来祭祀山川神主,另一方面用来警喻掌权的自己和大臣们,更好地为老百姓们服务。凡此种种,他的仁德之名广撒天下,天下百姓对他更加拥戴。

第三件事:立贤人。

大禹也是个未雨绸缪拭的人,很快他思考起继承人的问题来。他也想效仿尧、舜,找一个贤能的人来接替自己。于是大禹学舜当年的做法,召集了部落联盟务虚会议,民主推荐接班人,结果当时掌管刑法的皋陶成了众人一致推荐的后继人。理由为:皋陶是个大公无私、心胸宽广的仁义之人,他当接班人最合适不过。

然而,皋陶是个福大命不大的人,被民主推荐为继承人的他,没过多久,居然突发疾病死了。

这下没办法了,大禹只好再次召开一次部落联盟务虚会,民主推荐接班人,结果另一位候选人伯益浮出水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伯益曾经是大禹治水时的得力助手,他善于搞发明创造,发明过一种凿井的新方法,发明过新的狩猎方法,发明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很受民众赞赏和拥戴。

这样一位大英雄式的人物,自然很快被确定为继承人。

然而,人都是会变的。大禹是人不是神,也一样。他到了晚年后,也不知道是年事已高,犯糊涂了,还是思想观念坠落了、腐化了,他认为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王权不能旁落给别人,而是应该让自己的儿子启来接管。

但是,当初在部落会上已经确定皋陶为接班人了,他自然不能以触怒众意为代价而随意更改。好在他是个极为聪明之人,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一方面架空伯益,表义上给伯益一个继承人的合法名义,但却没有给他半分实权,更没让他分管任何政务,总之,让他“虚名以待”;另一方面重用儿子启,表义上没有给启任何职务,但实际上却把治理天下的大权交给他,让他去处理“继承人”才有资格去做的各种政务,总之,让他“实权在握”。

事实证明,启也是个不甘落后的人,他对工作很努力,甚至很拼命,在父王大禹的支持下,他把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很快干出了实实在的业绩来。因此,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自然水涨船高。

然而这时的伯益还躺在功劳簿上,没有做出任何新的业绩来,也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里。等到大禹死后,启便理所当然地行使起王权来,而这时见风使舵的各大部落纷纷表示誓死效忠于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这突出其来的变化,伯益当然不服了,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王权,他率领一只忠于自己的军队向启发起了进攻。然后,启早有防备,把伯益打的落花流水。

接着,启在钧台(河南禹州南)举行了一次家宴,事实证明,这次家宴堪比鸿门宴,因为就是在这次宴会上,启宣布他是夏朝的第二代国君。众人当然只有拥护和鼓掌的份了。

至此以后,父亡子继的家天下制度便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后来一直延承了两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