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高考数学10分钟得134分,人工智能会取代教师吗?

06-11中国教师报

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思考:我们凭什么才能不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要做一名不被人工智能或者机器所替代的教师,我们应该加强修炼,增强自己作为教师的不可替代性。

香山夜话第三期来了!欢迎广大读者根据我们的话题来稿互动(来稿请关注“下期话题预告”),我们将为入选者送上最新《中国教师报》一份。

本期话题

人工智能这么强,未来会取代教师吗?

1

高考AI横空出世

最近,人工智能似乎铆足了劲儿,不断刷存在感:微软“小冰”出版了一部100%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让人类咋舌;柯洁与AlphaGo对垒三战三败,引来全球瞩目;最近高考,人工智能又出来“蹭热点”,智能教育机器人Aidam与多位往届高考学霸同场较量,挑战高考数学题。

此番交锋战况如何?据报道,这位特殊的考生仅仅花了9分47秒,就完成了全部考卷内容,最后得分134分;而三组人类选手平均得分为135分——学霸们以一分险胜,在网友看来算是给柯洁扳回了一局。

学霸们赢了,但综合各种表现,“高考机器人”的能耐还是堪称惊艳:134分已足以让多数考生钦佩,而不到10分钟的“效率”,更是让人类难以匹敌。

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冲击力”不言而喻,同时它也给人类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它会对教育带来哪些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你想象过这样的教育场景吗

似乎是每次技术革命中都会出现的循环场景,从华尔街到媒体中心,人工智能又开始制造新一轮的“失业恐慌”。亚马逊、Facebook、Google、IBM和微软这五大科技公司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AI 伙伴关系”组织,来保护人类和人类的工作。而很快,这股恐慌的“旋风”就吹进了教育领域,于是,能否保住“饭碗”成为教育从业者们的集体隐忧。

老师们,您想过这样的场景吗?学生们在课堂里认真听讲,但是站在讲台上讲课的却是机器人;当你在办公室里安静备课时,身边或许就有一个机器人同事正在“被”安装程序……这一幕想起来是不是很科幻?

2050年,学校的行政会议室,校方公布了一个新的人事任免决定。

你看着即将接替你的H,她是个面容姣好的机器人,如果不是失业,你差点也要喜欢上她了。校领导Y向你介绍,她能胜任你所做的任何工作,而且做得比你更为出色。“她大脑里的知识,你一千年也掌握不了。她是儿童心理学专家,最擅长和学生打交道。尤为重要的是,她不计酬劳,永远这般温柔,即使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她还能给我一展美丽的歌喉。对她来说,教师高傲的尊严又算什么呢?”

默默地走出学校大门的一刹那,你奋斗了一辈子的学校,最后只留下你恓惶的背影。一种意识突然强烈起来,牵制了你如铅的脚步。你想回去,可是你该怎样解释,你要如何证明,自己无法被H替代?

不论结果如何,就目前的形势看,人工智能对这个行业至少带来三个方面的冲击。首当其冲的是场景中的直接对象——教师及其教学方法。任何重复性的基于知识积累的教学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当然,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另一终端,学生和学习方法也会迎来冲击。面对当下的时间碎片化,知识、信息多源化,学生会使用更简单、高效的工具来学习,人工智能的出现将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而学校及教育体制也会被改变。由于大部分现有工作将被取代,学校可能需要重新设置专业,与此同时新的工作也会出现。

3

人工智能至少带给教育这5点冲击

1.寻找答案

Googl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服务倚赖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教育学领域在其影响下已开始出现显著的转变。自从Google创建以来,很多图书馆员与老师都走向了没落。我们对堆放书籍和报刊杂志的物理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小,因为现在大部分知识都可以在网上找到。通过人工智能搜索,所有资源都触手可得。

2.给予学生的支持

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机器人——吉尔·沃森(Jill Watson)显示了人工智能在给予学生支持方面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吉尔·沃森是一台人工智能教学辅助机器人,被训练为会基于之前的反应回答问题。300个学生与它互动之后,一致赞扬这位“老师”回答问题的效率和速度。而事实上,唯一导致机器人被识破的原因就是它回答得太快了。我们还可以期待更多这样的例子——人工智能教学支持替代传统教师支持。特别是在线教学,很多老师需要花大量时间监督学生、给予学生反馈。因此,这很可能是又一个人工智能自动化将要成熟的领域。

3.展示良好的学科和课程知识

这个领域人工智能已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而且很可能会比传统教师表现更出色。在某种程度上Google已经提供了访问每一门学科“知识”的路径,内容详实,细节丰富。关于“丰富的知识储备量”,人工智能沃森早在2011年就已在综艺节目《危险边缘》中击败了人类参赛者,赢得了100万美元的奖金。日本的机器人项目“Todai”甚至通过了东京大学的入学考试,数学、物理、英语、历史,人工智能软件的平均分为58%,高于人类学生平均分43.8%。如果人工智能能在这个阶段已具有大学本科水平的技能,那么很可能很快就要取代人类大学水平的工作了。

4.规划和教授结构良好的课程

课程或通过经验学习可能是很主观,甚至是有缺陷的。人工智能能提供的不仅是优化设计,而且能够不断改进,因为它使用的是个人数据来判断课程中的弱点。现在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了,从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s)到其它形式的在线学习——错误的内容,糟糕的问题,过长的视频和展示,产生的数据全部被网上学习系统捕获,以不断寻求改进。

5.跟踪学生进步和成果

进步追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同步跟踪多名学生的实际表现,这在传统教学中是非常困难的。而人工智能,从另一方面来说,却是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它对多名学**者实时数据的收集、处理、检验,是传统教师通过观察与测验所不能比拟的。不止如此,人们还意识到人工智能在摒除人为偏见方面更值得挖掘。这是因为有时候人为偏见可能会抑制学**者的进步,而我们已经有充分的证据显示教学中性别与社会经济的偏向。人工智能不受性别、种族、口音、背景的偏见,比传统教师教学系统更能够提供高质量、广阔的解决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BUT,人工智能仍无法取代教师

尽管人工智能会原来越强大,但其仍无法取代教师。

“传统意义上所谓的知识型的教育和技能型的教育的‘授业’,很大部分都会被人工智能的教育所代替,甚至一些内容本身也会被代替,但是对人生观、世界观塑造的‘传道’和某种程度上的‘解惑’还无法完全依赖人工智能解决。”一名教育工作者说。

教师是一份塑造灵魂的特殊职业,教师要面对的是个性、条件各异的学生。教育的本质绝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习,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因此,尽管机器人老师工作热情高,知识渊博,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且能不辞辛劳24小时在岗,加之其特殊身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但却永远无法替代真正的人类教师。即使未来科技发达到机器人教师能将知识复制到学生脑袋里,也难以培养出个性鲜明、感情丰富、独立自主、品德高尚、心理健康的独一无二的“人”。

在蓝象资本发布的《EdAI:2016~2020年教育迈向智能时代》的研究报告中提到,未来的教育靠的是人与人工智能协作,人工智能将会取代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而发挥人类的创新、复杂决策、情感关怀激励等更大优势。AlphaGo之父、DeepMind创始人Demis Hassabis也认为“人机合作可以达到1+1大于2的效果,人类的智慧将被人工智能放大。人工智能和AlphaGo都是工具,就像哈勃望远镜一样,可以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5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需要重新修炼

不管你愿不愿意,人工智能都正在把人分为“有用的”和“没用的”。“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可能导致20%的老师被淘汰,最懒惰的老师肯定会被淘汰,那些不愿意改变、喜欢重复、缺乏创新的人,也可能被淘汰。”沪江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伏彩瑞曾指出,“不同意那些人工智能一定会替代甚至碾压人类的言论”。

的确,人工智能催生的教学场景的改变开始倒逼老师们与时俱进。

“如果说仍然只会用粉笔和黑板教学的话,实际上效率比较低,而且不能兼顾到每个孩子,或者仅仅会一种方法的老师,可能是要被淘汰的。”专家表示,教育行业需要的,是习惯于新式武器,习惯于用最优质、最高效率的方法去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老师。“在新的条件下,希望老师能从使用体验、意识和使用工具的方法上改变。如果传统的模式不变,那么可能这些老师的作用就大大下降。”

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思考:我们凭什么才能不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要做一名不被人工智能或者机器所替代的教师,我们应该加强修炼,增强自己作为教师的不可替代性。

“机器人老师”今后会更多地走进校园和课堂,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也必将推动教师工作和教学方式的转型与创新。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对这些学生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因此,机器人虽然不能取代教师,却能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

尽管目前“机器人老师”仍处于“测试”阶段,但一种新的趋势无疑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对于无意进取的教者来说,只有让自身尽早摆脱“机器人”的现状,将来才有机会和“机器人老师”做同事。与“机器人”做同事,要具备哪些本领呢?

掌握现代教育的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主张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获得知识,强调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媒体(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改变传统、落后、刻板的教学模式,经常性地开展教学研究也可以帮助教学研究来总结与提高。

运用新型科技的能力

科技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是责无旁贷。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成为教师素质中的另一个典型素质。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教育工作和终身学习的手段,具有应用新型学习工具的能力,如远程教学、应用网络等。这是新时代教师应有的工作方式和特点,是培养新型教师人才的基本要求。

具备创新教育的思想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具备创新教育思想,可以自觉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创新时间和空间,创造性地运用教学原则和规律,指导学生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现代型教师。

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层次

新时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除了精通专业学科的知识外,还应博“学”多“采”,兼容并蓄,广泛涉猎其他专业与门类,了解并掌握多领域的知识,把自己造就成为一专多能、一精多通、拥有多元知识结构的“复合型”教师。

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将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不断地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不断地再培训自己。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现代教育的认识,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读者来稿精选

艳阳天

人工智能再强也是冰冷的,没有温度。只有有灵魂的,温暖的,灵动的,有思想能付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人才能称之为老师,也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引领未来。

苗哥

人工智能取代教师,我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时下,甚至有人认为人工智能高度发达,它一边服务人类,一边反噬人类。因此,他们对人类的未来充满无限的忧虑。我认为这大可不必。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达,它永远不会全面取代教师。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教的是知识,有时教的是能力,有时渗透给学生的是情感。学生在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素养,这也是智能机器人无法学会的。人工智能高度发达,智能机器人教学生简单的知识,从而取代部分教师的功能,这丝毫没问题。但智能机器人永远无法取代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形成精神的盟友。教师创造学生,学生创造教师,师生共同创造出彼此崇拜之活人,这是智能机器人望尘莫及的。智能机器人教学生知识是完全可能的,但能力、素养、情感、价值观,智能机器人是教不会学生的。所以,担心智能机器人在未来完全取代教师,这属于典型的杞人忧天。

怎么样?是不是也想让自己的故事和观点“上墙”呢,赶紧参与我们的下一期香山夜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