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Doctor_leven, 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内分泌硕士,医来er趣科普作者

由于不孕症患病率上升及生育政策调整,具有生育要求的高龄妇女增多,依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4 年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已育一孩符合生育二孩政策的已婚育龄妇女,40岁以上者占49.6%,35岁以上者占61.8%,这部分人群生育力降低,因此促排卵药物使用也随之增多。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要促排卵?

有哪些促排卵药物?

什么人能用?

怎么用?

有什么危害?

…………

不要着急(*^__^*) ……我们将为您一一解答!

一、什么是促排卵?

促排卵是根据患者有排卵或无排卵的类型及医疗干预的目的,希望得到多个成熟卵母细胞。卵巢刺激分为诱导排卵(OI)和控制性卵巢刺激(COS)。OI指对无排卵妇女进行卵巢刺激,形成正常的排卵周期(模仿生理性的一个优势卵泡的选择和排卵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COS 旨在诱导多个优势卵泡发育,即多个卵母细胞成熟以增加妊娠机率。

二、促排卵有哪些适应证和禁忌证?

1、诱导排卵(OI)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证:

①有生育要求但持续性无排卵和稀发排卵的不孕患者,常见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及下丘脑性排卵障碍;

② 黄体功能不足;

③ 因排卵障碍(卵泡发育不良)导致的不孕和复发性流产;

④ 其它,如配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时、不明原因不孕症、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等。

慎用于以下情况:

①原发或继发性卵巢功能低下;

②血栓栓塞家族史或血栓形成倾向;

③患有性激素相关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治疗前后。

禁忌症:

①高促性腺激素性无排卵:FSH 值≥40 U/L 时提示卵巢功能低下,包括性腺发育障碍/切除/损伤等,卵巢早衰或卵巢促性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② 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或发育异常, 如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或始基子宫等;

③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造成双侧输卵管阻塞;

④急性盆腔炎症或者严重全身性疾病不适合妊娠者;

⑤对卵巢刺激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者;

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⑦男方无精子症,非供精助孕周期。

2、控制性卵巢刺激(COS)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需要进行 IVF-ET 及其衍生技术治疗的患者。

慎用于以下情况 :

① 原发或继发性卵巢功能衰竭;

② 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或子宫内膜增生;

③ 已知或怀疑患有性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

④ 血栓栓塞史或血栓形成倾向;

⑤ 对超促排卵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

禁忌症:

① 有严重的精神疾患、泌尿生殖系统急性感染、性传播疾病;

② 具有吸毒等严重不良嗜好;

③ 接触致畸量的射线、毒物、药品并处于作用期;

④ 子宫不具备妊娠功能或严重躯体疾病不能承受妊娠。

三、目前有哪些促排卵药物、怎么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抗雌激素类药物-克罗米芬

适应症:

① 多囊卵巢综合症: 推荐克罗米芬作为 PCOS 一线促排卵治疗。克罗米芬诱导排卵妊娠多发生于治疗最初 3~6 个月, 治疗超过 6 个月不推荐再用;

② 黄体功能不足: 对于卵泡发育不良的黄体功能不足患者可试行克罗米芬诱导排卵;

③ 因排卵不良导致的不孕: 建议先纠正引起排卵不良相关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克罗米芬可有效改善排卵不良, 有助于纠正不孕;

④ 其它: 不明原因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 I 或 II 期等。

禁忌症:原因不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肝功能损害、精神抑郁、血栓性静脉炎等。

机制:克罗米芬对雌激素有弱的激动与强的拮抗双重作用,首先拮抗占优势, 通过竞争性占据下丘脑雌激素受体, 干扰内源性雌激素的负反馈, 促使黄体生成激素(LH)与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的分泌增加, 刺激卵泡生长, 卵泡成熟后, 雌激素的释放量增加, 通过正反馈激发排卵前 Gn 的释放达峰值, 于是排卵。

使用方法:自月经周期的第 2~6 天开始服药,每日服 50 mg,连用 5 日。若患者月经不规则,则应先用黄体酮撤退性出血的第 5 天始服用。患者在治疗后有排卵但未受孕可重复原治疗的疗程,直到受孕,或重复 3~4 个疗程;若卵巢无反应,在第二次的疗程中剂量可增加到每日 100 mg,连用 5 日。

监测卵泡:开始监测卵泡发育时间为月经的第十天,当优势卵泡最大径线 ≥ 14 mm 时,用尿 LH 监测;当出现尿 LH 峰或血 LH 上升大于基础数值 2 倍以上时,子宫内膜厚度达 8~12 mm,血 E2 水平达 270~300pg/ml 或/和最大卵泡发育直径为 20 mm 以上时,是注射 HCG的扳机时机,肌注 HCG5000~10000IU,诱发排卵。肌注 HCG 24~36 小时指导同房或人工授精。

2、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

适应证:

PCOS 患者,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 LE 诱导排卵患者的活产率、排卵率和单卵泡发育率优于克罗米芬,多胎妊娠率低于克罗米芬,出生缺陷无统计学差异,因此 LE 有可能成为 PCOS 一线促排卵药物;

② 对其他无排卵性不孕症者疗效尚不明确。

禁忌症:对本药过敏者、绝经前妇女、哺乳期女性和儿童、严重肝功能损害者。

机制:来曲唑促排卵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 推测可能分为以下 2 个方面: 阻断雌激素的产生, 降低机体雌激素水平, 可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负反馈抑制作用, 导致Gn 的分泌增加而促进卵泡发育;在卵巢水平阻断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 导致雄激素在卵泡内积聚, 从而增强 FSH 受体的表达并促使卵泡发育。同时, 卵泡内雄激素的蓄积可刺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及其它自分泌和旁分泌因子的表达增多, 在外周水平通过 IGF-I 系统提高卵巢对激素的反应性。

使用方法:自月经第 2~6 日开始使用来曲唑,起始剂量为 2.5 mg/d,连用 5 天;如卵巢无反应,第二周期逐渐增加剂量 (递增剂量 2.5 mg/d),最大剂量为 7.5 mg/d。

监测卵泡:同上(克罗米芬)

3、Gn 类

适应证:

①主要用于下丘脑-垂体中枢性排卵障碍患者;人绝经促性腺激素(hMG)作为中枢性排卵障碍的首选用药;

② PCOS:Gn 作为 PCOS 二线促排卵药物,应用于克罗米芬抵抗的患者;

③黄体功能不足;④因排卵不良导致的不孕或其它不明原因不孕症。

机制:hMG 是从绝经期妇女尿中提取 LH 与 FSH 的混合制剂。FSH 受下丘脑促性腺释放激素控制,其功能为促进卵泡的发育。LH 作用于成熟的卵胞,能引起排卵并生成黄体。

使用方法:根据病因(患者年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基础窦卵泡数、选择适宜的启动剂量(75-150 U),隔日或每日肌肉注射,根据卵巢反应性逐渐调整剂量,若有优势卵泡发育,保持该剂量不变。

监测卵泡:启动 3~5 天做阴道 B 超、检查血 E2、LH、P 数值,监测卵泡发育,根据卵泡发育情况调整 Gn 用量,直至注射 HCG 那天。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根据其与受体的不同作用方式,可分为 GnRH 激动剂(GnRH-a)及 GnRH 拮抗剂(GnRH-ant)。

GnRH 激动剂与 GnRH 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 刺激垂体 Gn 急剧释放, 在首次给药的12 h 内, 血清 FSH 浓度上升 5 倍, LH 上升 10 倍, E2 上升 4 倍,促进排卵。

GnRH拮抗剂它与垂体 GnRH受体竞争性结合, 抑制垂体Gn的释放, 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 停药后垂体功能即迅速恢复, 抑制作用为剂量依赖性, 发挥线性药代动力学。

四、除了促排卵药物,还有其他的辅助药吗?

1、口服避孕药:主要利用雌、孕激素对内源性 FSH 及 LH 的负反馈抑制作用, 改善卵泡发育的同步性。提前给予口服避孕药抑制卵泡发育,可减少功能性卵巢囊肿的发生率, 并可避免 GnRH 激动剂开始用药时的意外妊娠;利用口服避孕药调整月经周期的作用, 选择促排卵开始的时间, 便于合理安排取卵时间。

2、二甲双胍:胰岛素抵抗是 PCOS 的重要特征之一, 高胰岛素血症一方面通过增加卵巢雄激素的产生, 导致高雄激素血症;另一方面是导致 PCOS 代谢异常改变的中心环节。 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糖输出, 增加外周组织对糖的摄取, 发挥降血糖、降胰岛素作用;同时可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不能提高活产率及临床妊娠率, 但可使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风险降低 70%~80%。

3、溴隐亭:通过降低血 PRL 水平, 从而解除高泌乳素血症对 GnRH 脉冲式分泌的抑制, 恢复排卵。口服使用剂量为2.5~12.5 mg/d, 一般从小剂量开始, bid, 每次1.25 mg(半片), 餐中进服, 若连服 3 d 无不适, 可增加剂量为 2.5 mg, bid, 能够适应,以后可加量至每日 3~4次, 根据血 PRL 下降情况调整最佳剂量,3 个月为 1 个疗程。 现有资料多认为溴隐亭在妊娠期的使用未见有致畸作用, 但一般建议一旦妊娠确立后, 应停止使用, 对妊娠妇女在撤药期应严密监控。

五、促排卵药物治疗有哪些危害?

1、增加多胎妊娠及其相关母婴危险:促排卵治疗可显著增加卵泡同期发育数目,是多胎妊娠发生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多胎妊娠孕产妇妊娠剧吐、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贫血、剖宫产、产前及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等孕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早产和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成倍增加,导致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出生儿、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等发生率也数倍甚至十数倍于单胎妊娠,新生儿死亡率显著升高,存活下来的新生儿此后的体格发育落后,心理发育障碍风险增加。

2、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促排卵治疗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年龄<35 岁,低体重患者、血清 E2水平较高(>15000 pmol/l)或优势卵泡数较多 (>15 个)是发生 OHSS 的高危因素。

3、相关肿瘤:药物刺激卵巢与卵巢肿瘤、乳腺癌、生殖道肿瘤和激素依赖性肿瘤发生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但对接受促排卵治疗的不孕妇女,特别是对有肿瘤发病高危因素、大剂量卵巢刺激药物应用者、卵巢刺激药物长期应用者、有持续卵巢增大或卵巢刺激后出现卵巢囊肿及有癌症家族史者,应进行追踪观察加强监测。

参考文献:

[1] Mitwally MF, Casper RF. Aromatase inhibitors in ovulation induction. Semin Reprod Med, 2004, 22(1):61-78.

[2] The Practice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Use of clomiphene citrate in infertile women: a committee opinion. Fertil Steril,2013, 100(2):341-8.

[3]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高催乳素血症诊疗共识[M].中华医学杂志, 2011, 91(3):147-54.

[4] 胡琳莉, 黄国宁, 孙海翔等. 促排卵药物使用规范(2016)[M].生殖医学杂志,2017(4):302-307.

声明:原创作品,首发医来er趣,关注女性健康、备孕和科学育儿,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我们,禁止私自转载,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