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按照约定,盟军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并处决,解除日军全部武装,并驻扎军队对日本进行监视。战胜国的一系列行动可谓是大快人心,但其中也避免不了出现一些令人无法满意的决定,比如说支持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昭和天皇裕仁逃过了任何指控和审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如果究其原因,美国为了保证自己在东亚的利益,和日本进行的幕后交易是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实际上,美国对包括日本天皇问题在内的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的讨论,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10个月后就已经展开了。1942年10月,在美国国务卿赫尔的建议下,国务院专门成立了“战后计划委员会”,就战后对日本进行军事占领的问题展开讨论。然而,在一个问题上,委员会发生激烈冲突,即如何处置日本天皇。

以罗斯福总统为首的强硬派认为,要保证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必须将日本军国主义的根源除掉,而这个根源就是日本天皇。罗斯福认为,日本天皇不是一个人那么简单,它是日本中央集权的帝国政体的代表。不但天皇要处死,日本的天皇制度也要一并革除。如果不消灭天皇体制,那么二战根本都不能算是胜利。

而以杜鲁门和麦克阿瑟等为首的温和派则认为,“将天皇体制与侵略战争捆绑在一起是不公平的”,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挑起的,而天皇只是日本的代表,他是被人利用了。温和派借口战后的日本必须以日本天皇为精神支柱进行重建而保留,双方就这个问题进行了长达数年的争论,直到1944年5月,委员会才勉强达成共识,决定保留天皇制度。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麦克阿瑟等人对保留天皇的主张并不是出于战后重建日本。1946年4月,在麦克阿瑟的干预下,马尼拉成立的临时特别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山下奉文和本间雅晴作出判决,并很快就将二人处决。此二人在二战中可谓是罪行累累,山下奉文被称为“马来亚雄狮”,在东南亚多次进行屠杀;本间雅晴则是著名的“死亡行军”的发起者。从二人的罪证来看,处死两人非常合理,但是麦克阿瑟却非要赶在国旗法庭开庭前将二人处死,此举不但招致战犯本人及其律师强烈不满,连军事法庭的主审法官都表示抗议。

其实这两人之间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特别能敛财。山下奉文在东南亚搜集大量黄金藏匿于山洞,本间雅晴更是掠取了巨额财富。但是两人在处死后,所敛财富均下落不明。因此,学者认为,这笔财富被麦克阿瑟侵吞。这件事在战后的日本仅仅是一个缩影,麦克阿瑟一行在日本战后重建中的确功不可没,但是保留日本天皇,恐怕是他们可以保留的筹码,以换取更多在日本的利益。

而罗斯福在看待处理天皇问题上则单纯很多,实际上,他对日本有一贯的偏见。罗斯福曾多次公开表示,日本是他见过的有史以来最卑鄙、最无耻的民族。在他看来,日本人在历史上就是变态且嗜血的民族,这个民族顽固不化、刚愎自用,表面上是崇尚胜利,实际上是愚昧无知,无法接受失败。日本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剖腹,这说明他们根本不把生命当成一回事,这也注定了他们在战争中各种令人发指的行为。而天皇则是日本全民族的代表,天皇可以轻而易举地唤起日本人历史上的崇尚武力的传统。因此,只有消灭天皇制度,才能彻底拯救这个变态民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相对的是,罗斯福非常看重对华关系。他曾询问蒋介石关于处置日本天皇的态度,企图在这个问题上得到支持。然而蒋介石回答日本发动战争的祸首是军阀,必须铲除,而日本的国体则不应干预。蒋介石称“不应与日本造成民族间永远的错误”,该回答令罗斯福十分震惊。

虽然没有按照意愿粉碎日本天皇制度,但罗斯福与温和派达成共识,就是利用盟军军队长期占领日本的方法,彻底平息日本狂热的军国主义。为此,美国还划分了与苏联、英国等国在日本的势力范围,然而,随着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去世,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许多可能就此成为泡影。以新总统杜鲁门为首的美国温和派也按照事先的意愿,得以在日本一家独大,继续掠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