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9日,第一届银川国际马拉松赛举行。这不是宁夏第一次办马拉松赛,却是银川的首届。

赛后,除了有半马跑者猝死引发巨大关注,许多跑友还纷纷吐槽赛事服务存在巨大缺陷,诟病最多的就是这次马拉松赛的路线设计:

例如5公里没有饮料点,半程选手缺少食物补给,赛事的赛事 “三高”(高温下、高架、高速上)和“三无”(无风景、无观众、无树荫),连云南白药还得医疗跑者自备。

那么,一条好的马拉松线路设计和服务应该是怎样的呢?

银川马拉松发生猝死惨剧。

首先是符合赛事要求。

这个要求是指丈量准确。目前国内不同级别的赛事,如金牌(标)、银牌(标)、铜牌(标)赛事需要相应的A、B级丈量员进行丈量、核准、签字。

应该说,2016年中国田协共办和注册的马拉松及路跑赛事应该不存在丈量的问题,不过其他马拉松赛事未必如此。

笔者2016年10月参加的一个半程马拉松赛事,总距离差不多多了1公里。此外,马拉松赛事的每公里路牌也应该准确,否则跑者的配速会出现紊乱或产生疑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吐槽。

此外,沿途的景观对于选手的心态也很重要。

如果沿途有风景名胜,可以让选手移步换景,保持较好的心情。如果没有景点,从大学穿过,是不影响交通下的最佳选择。

无锡马拉松赛穿过江南大学,学生的助威非常给力;武汉马拉松路过武汉大学、2017年长春马拉松路过东北师范学院、吉林大学、吉林体育学院、长春大学、空军航空大学等等,都是比较好的做法。

上海马拉松为选手提供补给。

其次是方便选手参赛。

这里主要指马拉松赛事起点和终点的设置。如果可能,起点和终点在一起是比较好的。这样选手如果在起终点附近订了房间,出发和完赛都比较方便。

现在马拉松赛较多在周日举行,外地赶来的跑者完赛后方便洗漱,赶火车或飞机。

另外,如果终点和起点不同,终点最好在大型体育场附近,有地铁最好,便于疏散。上海国际马拉松赛起点终点都有地铁口,2016年终点在上海体育场里面,便于疏散。

杭州马拉松起终点都在黄龙体育中心,因附近没有地铁,终点疏散略成问题。

这里说一下补给点,原则上从5公里开始,2.5公里应该交叉配备补给站和水站,其中补给站一般有运动饮料和水。

这次银川马拉松赛如果确认5公里没有安排补给站,那对选手的发挥乃至身体健康都是极其不利的。

第三是方便观众观看。

纽约、芝加哥为六大马拉松赛事,现场观众都在100万以上,这也是赛事融入城市的一个体现。

郑开马拉松从一个城市跑到另外一个城市,中间高速路没有观众,在所难免;这次银川马拉松不少路段是高架桥,尽管对城市交通压力有所减小,但观众较少。

一般来说,折返路线,也就是起终点在一起的路线,沿途观众会略少,而一字长蛇阵的路线,观众就比较多。不过,全程马拉松中,如果起点和终点的直线距离超过21公里,那么即使创造好成绩,也不能当做世界纪录。

波士顿马拉松赛尽管沿线风光优美,但不能创造世界纪录,一是因为其一字长蛇阵的路线,二是赛道高度落差超过全程长度的千分之一(42米)。

所以,这往往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银川马拉松参赛选手。

第四是方便赛事组织。

如前所述,如果赛事起点终点在同一个地方,物料转运、工作人员转移、领导发枪和颁奖等事宜就比较容易处理。不过,赛事起点和终点在一个地方,往往周边交通管制时间长,也不容易展现更多的城市地标。

因此起点和终点设置要看实际情况。例如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一直是起点终点不在一个地方,这样对城市的交通压力就小。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即使是周末,公共活动、市民出行也比较多。

上海在10-11月份,基本每个周末都会有一些社会性的考试,采取起点和终点不在一个地方,可以采取临时性、阶段性交通管制,加上上海发达的地铁系统,因此总体对市民的出行影响较小。

此外,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开赛时间比较早,一般在7点开始,对市民影响比较小,另外7点气温比较低,对选手发挥略微有好处,只是本地郊区选手要比较早起来,乘坐公共交通的话,时间非常赶。

银川马拉松。

第五是方便出成绩。

从这个意义上说,赛道起伏和爬升尽量小,赛道最好不要有坡,特别是30公里后不要有大坡。如果赛道起伏超过42米,也就是42公里的千分之一,那么赛事即使创造世界纪录,也不被承认。

如果可能,赛事路面要平整,尽量避免花岗岩路面。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原先要经过南京路步行街花岗岩路面,有一次下雨,路面比较光滑,有选手滑倒。

此外,赛道指示应清晰,中英文要统一,图示、路标和人工指挥要一致,否则还会出现2016年南京马拉松领先选手跑错路的差错。

当然,如山城重庆的马拉松,其实可以办出“山”的特色,有点起伏,以挑战性著称也未尝不可。

总的来说,城市马拉松赛的路线设计受制于城市空间布局和区块分割,有时候又必须绕开某些地方,有时候则必须要穿过某个地方,这让路线设计者“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确为难他们了。

不过,马拉松比赛路线设计是个技术活,良心活,需要设计者用心用情。

为何首届马拉松大多都办砸了

第一届银川马拉松,结束了,但口水和争议并未结束。

尤其是半程发生选手猝死,将吐槽银马推向了新的高潮。

吐槽的集中点在:一、水不够;二、吃的不够、三、爬坡太多;四、部分选手没有完赛服;五、终点太偏不好回城……还有,之前银马官微小编怼跑友的事儿,也成为最大槽点之一。

其实,看看这些吐槽点,基本都是每个马拉松都遇到的问题。再看这些吐槽的人,基本都是没去参加银马的。

而那些参加了银马的,恐怕这会儿正在排酸跑;或者,腿疼的下不了台阶呢。哪儿有空去吐槽。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通常参加了某场的马拉松选手,对赛事点评基本没有;而那些围观的跑友,倒是代表月亮消灭那些“不正义”的组委会。

我的理解是,参赛的人,大多关注度在自己本身上,我能够跑完这42.195,能否注意到赛程中自己身体的变化,能否享受这段路程,等等。所以,参加某场马拉松的跑友,大多的赛事客观环境的要求放在了其次。到了最后,又征服了一场马拉松,又拿到了一个完赛奖牌,基本沉浸在自己的胜利之中。

而那些持观望态度的跑友,看看有没有槽点,没有组委会做的不足的,这样做了评估之后,下一届好决定去不去。一旦出现意外情况,他们也似乎找到了一个去或者不去的理由。因此,他们更多的关注度在赛事是否做的服务周全,跑友有没有被“照顾”得周全。

某场被吐槽了的马拉松赛事,也有蛮多跑友了给了好评,但这些好评往往是“沉默的大多数”。吐槽兼听,好评也要兼听,一场马拉松的细节很多,不只是那几个方面而已。

话说回来,为啥大多首届马拉松赛事被吐槽的多?

我觉得不是大家吐槽的马拉松太商业化了。相反,是商业程度不够。用中国通用的道理讲就是:跑者日益增长的马拉松需求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好多赛事第一届就办砸,完全是赞助商不给力或者没有赞助商。你去翻翻组委会的赞助名单,也是几个手指数的来。数的来几个,出手也未必大方。再看看那些口碑好或者历史悠久的赛事,赞助商都列了好几行。

没钱,咋办事?肯定水少、补给少,服务不到位。这如果都成为所谓的过度商业化的话,那现在的马拉松真有必要办得像马拉松的起源一样,啥都没,自给自足跑完得了。但大部分跑者上了马拉松赛道,被照顾得就像小公举一样。然而,小公举最不缺的就是钱啊。

再说说,如今的马拉松,也非纯粹意义上的“比赛”。任何好看的比赛都是商业化程度最优化的结果,比如NBA、比如欧冠,比如2016的东京马拉松,光赞助费就达1亿元人民币。

当然,在中国马拉松赛事不但要商业考虑,更有举办城市的政府方面的考虑。政府的支持力度、赞助费用等等,都影响到马拉松最后成果。汉马为啥第一届口碑就爆棚,其实这是武汉市政府举全城之力办了一场马拉松狂欢。要知道,这两年,武汉也在城市营销上,不遗余力。

看似中国马拉松如雨后春笋,但背后大多是行政力量在推动,真正的市场力量并未深度参与。行政力量的好处是,人多好办事,一纸命令下来事儿可以做,可做到哪种程度,好到哪儿,就听天由命了。而目前即便是像北马、上马、厦马这样的比赛,商业化程度也只是起步阶段。

一旦马拉松赛事商业化程度高了,赞助来了,服务好了,报名门槛、报名费等也会水涨船高,这对普通跑者来说,又是不愿意看到的,又要大大滴吐槽一番的。你说,这事儿咋办?只有“办砸”了。

首届马拉松办砸,没啥大不了,没钱的话,反正后面的几届可能也好不到哪儿去。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也能使得马拉松吐槽少,这是现实,但大家往往觉得这是也太现实了。

来源~综合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