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薄暮冥冥的桃园机场,到月白风清的台湾南部,数小时的车程并未让我感到困乏,张明雄前辈边开车,边孜孜不倦地介绍台湾各地的风俗与美食。张明雄是台湾花式台球的大佬级人物,常听雄哥的比赛解说,对他那口浓重的台湾腔早已习惯——车子快要开到高雄的时候,他有意无意地问我:“你有了解赵丰邦的过往吗?知道他现在什么样吗?”

赵丰邦是“卓越杯职撞大赛”的创办者,而我也在视频中看过赵丰邦前辈当年一些精彩绝伦的表演,技艺高超,横扫球坛,却又永远宠辱不惊,云淡风轻。以现在的视角审视,他大概就是那时候的丁俊晖吧,并且,还有一张电视明星般帅气的面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丰邦

赵丰邦的球房在高雄市左营区一条窄小的巷子中,从一条窄小的楼梯上到二层,进入一个窄小的玻璃门,里面光线有些昏暗,墙壁些许斑驳,区区十来张球桌,放在北京,这种档次的球房委实前景堪忧。球房的一端是“卓越杯”的比赛场地,虽然做了布置,但简单的背景布、架在空中负责直播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再到选手休息用的座椅、裁判席等设施,不得不说,只能用“寒酸”来形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材消瘦的赵丰邦头发已经几近全白,发量大概也只有年轻时的三分之二了,穿着随意,步伐毫无英气可言。这就是曾经横扫一切的台湾球王,和他一手创办的球房与比赛吗?他难道不应该是个浑身发光大人物才对吗?我的傻眼并未就此打住,简单的问候寒暄过,他亲自带我们前往酒店休息。他骑了一部踏板小摩托——满是刮痕、车灯有些破损、反光镜只剩下一个了——看着他蜷坐在车上的背影,我瞬间对雄哥开了20年的尼桑老爷车好感骤增。“你看他当年那么帅那么酷,人称冷面杀手”雄哥不忘继续调侃,“谁会想到现在就是这么个老头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看了看日程表,第二天有争夺四强最后一席的张荣麟、何心如等人,后面还有已经打进决赛的周婕妤、张玉龙纷纷亮相,让这些响当当的台湾撞球界大咖在那里比赛,顿觉得就像叫周杰伦去下乡慰问演出一样。然而我对赵丰邦前辈的敬佩,也从真正深入这次“下乡慰问”开始,迅速蔓延开来。

他会在比赛前三、四个小时就先到达球房,简单的处理些日常清洁工作后,便拉着他的儿子一起调试负责直播的设备,也就是ipad和手机。他说他是个3C痴,很多东西整不明白。但是为了直播台球比赛,他花了不少时间研究电子产品,怎样的角度更适合观看、怎样才能有好的现场收声效果,不知道他反复尝试了多少次,处女座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褪去了一代球王的风范,但如今的他却增添了不少亲和力,不仅看不到“冷面杀手”的影子,甚至连一个球房老板的做派都没有,一切劳动都亲力亲为,爬到梯子上换背景布、钻到天花板里搞线路,见到谁都微笑寒暄,忙里偷闲就跟自己养的爱犬亲热一下。我最喜欢看到他戴上老花眼镜在纸上刷刷点点的写东西,憨态中不乏可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赛期间,赵丰邦和张明雄两位前辈轮流为比赛做讲评,就像解说其他重大赛事一样,他们的评论充满激情,讲解丝丝入扣,几个小时的鏖战,对于年过半百的他们来说,却是个享受的过程。每一场结束,无论胜负,选手都会首先走到他们身边接受祝贺或鼓励,只有这时,才能看出两位撞球界大佬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位前辈对于一起创办的这个赛事——“卓越杯职业撞球大赛”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虽然比赛场地条件、转播手段都不够出众,但比赛的内核是具备竞争力的,不仅有大批优秀选手前来助阵,还有他们这“玄冥二老”搞了一辈子台球的经验,全都倾注其中。赵丰邦常讲:“想到什么就马上去做吧,现在不做,就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了。”当台湾当地体育电视台已经不再宠幸台球,二老找到了网络直播这条年轻化的道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气概,令人动容。正如他自己所言,没办法打一辈子,但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在撞球之路一直走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赛打完,张明雄前辈又为他策划的一档撞球类节目录制了小样,赵丰邦友情出场表演,还贡献了不少令人发笑的镜头。全部直播结束后,我们与两位前辈共进宵夜。饭桌上他们仍旧不忘关注一下直播的成果,收看人数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所有项目都顺利完结,二老也终于能放松神经,畅快的小酌一杯。他们说,这样的比赛今后还是要继续办下去,看到的人越多,喜欢的人就会越多,无论通过网络直播还是乐视体育这样的专业媒体,他们有信心用自己的专业来锁住观众们的心。人会变老,但运动不会过时,我愈发体会到从两位前辈身上散发出对台球事业的热情和执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离开高雄前最后一次叫的士,赵丰邦前辈特意替我们跟司机交代了去的地方。望着他骑着踏板摩托独自离去,我转回头,的士司机问我:“刚那个,不是球王吗?打撞球的,我以前很喜欢看他比赛诶。”我们会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