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生活,忘了吃饭

中国人的“吃饭”是有温度的。

饭,字从食,从反,反亦声。“反”意为“镜像对称的事物或动作”。“食”与“反”联合起来表示“二人对食”。或两人约会,或三五小聚,或众人宴请。中国人的饭不是形单影只的,是有人气的,是有人味儿的。

所以,当父母挂念远方的子女,问得最多的是,你好好吃饭了没?当妻子挂念在外的丈夫,说得最多的是,你好好吃饭了没?简单的几个字,道出了中国人亲密关系里,最一言难尽的体贴。

可是,你有好好吃饭么?你吃到了饭里的温度了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人的“吃饭”是有境界的。

第一层果腹,仅在“吃”;第二层饕餮,重在“爽”;第三层养生,讲究“补”;第四层解馋,讲究“鲜”;第五层“觅食”,乐在“找”;第六层猎艳,趣在“奇”,第七层独酌,妙在“品”。

所以,吃饭对于中国人而言,已然远超乎于生理机能的果腹,它成为了生活中的乐趣,可以‘养”,可以“找”,可以“品”,成为了生活中的佐料,既有“爽”,又有“鲜”,还有“奇”。

可是,你有好好吃饭么?你吃到了饭里的境界了么?你吃饭的意义是否退化回了果腹?有时甚至连果腹都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辈的中国人,用了千年的时光,建立了一整套吃饭与生活细密交织的生活哲学:饭在生活里,生活在饭里;情在饭里,饭在情里。然而,当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一波一波地冲击着我们古老生活情调的壁垒,快节奏中的我们被焦虑,被惶恐,被陌生化,撕裂了生活与吃饭的关联。

然而,正如Selina在《好好吃饭吧》这档节目中洒下的一碗鸡汤,“你的人生,可以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好好吃饭’这个点开始”,重新鲜活。

努力生活,好好吃饭

“努力生活,好好吃饭”就是《好好吃饭吧》试图传递的价值观。

快节奏中的我们,生活中可能有太多的失序:成夜的失眠,劳损的身体,抑郁的情绪,漂泊的情感,打乱的作息,收窄的生活圈……一片麻乱中,从哪里重新建立生活的秩序?这个节目提出一个建议,不妨从三时三餐,每一顿饭开始——每一顿按时的、丰富的、有温度的吃饭开始。

比如在首期节目中,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是,鹿晗与高瀚宇要为一名正在努力成为考取兽医专业研究生的姑娘做饭、送饭与一起吃饭。这个姑娘的志向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兽医,然而一则父母不支持,二则这条道路相对艰难。她所在的学校较为偏远,吃不到她所喜欢的鳗鱼饭与味增汤,于是节目组就让她所喜欢的偶像亲手为她做饭,并一边陪她吃饭,一边用自己的故事鼓励她坚持梦想。而姑娘在听到了偶像的故事,吃到了偶像的爱心便当之后,似乎也更坚定了“努力生活,好好吃饭”的愿望。

这个价值观主要诉诸的对象,是还在慌乱中不知如何平衡好生活与工作的年轻人,因此也采用了较为年轻态的表达方式。

首先,从平台整合上看,它选择了陌陌直播做餐过程加上乐视视频播放完整节目的模式,节目中调动了陌陌直播平台、视频播放平台以及微博互动平台,更深入到年轻人的聚集地去。明星首先在直播平台上大展厨艺,将其成品一分为二,一份由工作人员送给直播观众,另一份则由明星亲自送出。若想得到明星送餐的惊喜,则需要在微博上带话题#好好吃饭吧#转发微博并且说出自己的故事,则有机会被选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从表现形式上看,节目也跳脱了四平八稳的美食类节目,而将游戏、美食、互动交融在一起。60分钟的节目被较为规整地划分为3个板块:第一板块主打“游戏”(约15分钟),两名明星选择今日菜单后,要用小作文、画画、舞蹈三次PK机会来展示自己所要做的菜的诱人程度,接受网友在直播中的即时投票,票高者获得顶级厨师刘一帆的5分钟帮助时间;第二板块主打“美食”(约35分钟),两名明星在1小时时间内做完三道菜,然而这并非专注美食竞技的节目,而在传递做饭是有趣的生活,因此,既能看到明星们手忙脚乱,又能看到刘一帆大展厨艺,既能看到明星们互相戏虐,又能看到Selina替网友各种八卦提问;第三板块主打“互动”(约10分钟),一边是工作人员为直播网友送餐,另一边则是明星为幸运粉丝送餐。

不谈美食,就是吃饭

这是一档什么节目呢?

美食节目么?是也不是。我更倾向于这是一个像是生活方式传道士般的节目,传递的核心未必是食物要是精美的、顶级的,而只要用心去对待,认真去重视,有人共分享。

中国的饮食文化讲求“精、美、情、礼”。无论国内外的美食类节目,我们更多地看到地是“精”与“美”,在技艺上、食材上、视觉上、味觉上都讲求顶级的精美。然而,对于中国这个把饮食揉入生活的民族而言,在“情”与“礼”的表达则稍欠缺,而这却恰恰是国内此类节目比之国外能容易深挖的富矿。如果说“精”与“美”仍止步于“术”的层面,而“情”与“礼”则上升为中式的生活哲学。这档节目,正是让明星送餐这个情感纽带,试图去传递一个在现代年轻人群体中应该被重视的生活观——再忙碌,也要好好吃饭;再拼搏,也不能忘记好好吃饭。

在这里,明星不是上天入地的大英雄,不是上山下乡的大慈善家,他们就像你最好的朋友、最亲的家人一般地为你送餐,陪你吃饭,劝你记住每一餐都要“好好吃饭”。不是太过用力地,不必太过包装地,如此自然而然地,却完成了一件足够温暖的小事——陪你吃饭。

温暖,并非仅仅苦寒之地的人们才有需要。在熙熙攘攘的城市里,在车水马龙的人流里,一样有太多需要被温暖、被守护、被感动的灵魂。

温暖,也并非要靠力顶千钧的义举,斥资千万的豪掷才能被成全。可能,因为一顿耐心陪伴的午餐,可能,因为一句熨贴真心的叮咛,就是最纯粹、质朴却真实的力量。

如果,这句口号能被观众记住,或许就已然是这个节目的功德。

不妨,从今天开始,努力生活,好好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