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韩志国发微博称,中国股市一直是牛短熊长,对中小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市场,想要在这个市场上获得收益,基本相当于火中取栗,难上加难。谈到减持新规,他表示,与2016年的减持规定相比,这次的减持新规进步明显:漏洞已基本堵住,定向增发成本加大,市场的压力有大的减缓,尤其对减持和套现压力最大的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效果可能更为明显。但减持新规只解决了量的问题,没有解决质的问题,特别是没有从IPO入手对减持进行规范,没有把大小非减持与上市公司的业绩挂钩,是这个减持新规的重大缺陷。治标的目标虽已达成,但治本的预期还相距遥远。

以下是部分微博原文:

【 大熊市不是荣光是耻辱 】全世界的主要股市都是牛市且迭创新高,连我们的主流媒体天天抨击甚至不屑一顾的国家和地区的股市都已创出近年新高,而30年来经济增长最快、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的股市却“一熊独霸”,一场股灾连着又一场股灾。市场已是一地鸡毛,投资者早已血流成河,这种状况再不引起重视并下决心从根本上加以改变,中国股市就会成为全世界的最大笑料,也会成为金融系统的最大风险源和经济发展的最大拖累。

【 反弹会有反转不会有 】中国股市一直是牛短熊长,对中小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市场,想要在这个市场上获得收益,基本相当于火中取栗,难上加难。虽然中国证监会一直把“保护中小投资者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监管宗旨,但由于中国股市的制度设计本身就对大股东有利而对中小投资者不利,本质上是保护大股东而不是中小投资者,而且从来不去在这方面下功夫进行矫正,因而在股市制度上越来越走偏,以至于在这一年多的时间登峰造极,荒唐而又荒诞。四次股灾在两年内接连发生,对市场信心之摧毁和对社会财富的大破坏举世罕见。制度的内在缺陷在这个过程中逐一显现。如果不是及时采取措施,股灾5.0恐怕难以避免。如果发生股灾5.0,股市就会房倒屋塌,甚至比股灾1.0更加危险。

全世界的股市都喜欢牛市,都把牛市作为政绩;只有中国股市喜欢熊市,只把圈钱视为政绩。从1996年开始,中国股市只有两次超级大牛市,最后都在政府的强力打压下崩盘。2007年,股市走到5000点时,我预感到政府在5.30“半夜鸡叫”后还会再度出手打压,于是发表了《5000点的股市比1000点更健康》,力促政府尊重市场的自由交易制度和买者自负原则,并且多次亲赴证监会,强烈建议对大小非减持政策作出修改,以弥补股权分置改革中留下的致命缺陷。可惜的是,当管理者认同我的意见时已经晚了,政府打压与大小非解禁形成合力,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股价指数暴跌72.83%,很多股票的跌幅甚至达到95%,市场岀现了血流成河的惨烈局面。我的这个观点仍然没有改变:只有牛市才最有利于调整制度以化解市场的潜在风险。中国股市却从来不这样做,或者自由放任,或者矫枉过正,矫正制度缺失从来都停留在在嘴上和纸面。美国股市在80年代以来进行了多少制度变革,为什么我们不去学习这些有益的经验?两万点与三千点的美国股市哪一个更健康?只要不是脑子进水和居心不良,答案就是非常明显。

股市出现长期熊市,根源于市场的边缘化状态和制度的重大缺陷。不对财务造假进行重拳打击,中国股市的生态环境就会进一步污染;不建立信息透明制度、集体诉讼制度和损害赔偿制度,不改变只吃不拉的退市制度缺失,所有的“改革”就都不过是修修补补,不可能带来股市运行机制的根本改变。在这些最基本的前提不具备时,贸然推出注册制或是实施准注册制,都只能给市场带来无尽无休的一轮又一轮灾难。改变制度才可能给市场带来真正机会,市场生态才能发生根本转变。有人对我怒斥:你不是说自由交易是市场的灵魂吗,为什么要对大小非减持进行限制?道理很简单:公司上市本来就不是自由竞争的结果,大股东的权利与义务严重不对称,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对其减持加以限制,大股东减持就是中小投资者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对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自由交易可言。

与2016年的减持规定相比,这次的减持新规进步明显:漏洞已基本堵住,定向增发成本加大,市场的压力有大的减缓,尤其对减持和套现压力最大的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效果可能更为明显。但减持新规只解决了量的问题,没有解决质的问题,特别是没有从IPO入手对减持进行规范,没有把大小非减持与上市公司的业绩挂钩,是这个减持新规的重大缺陷。治标的目标虽已达成,但治本的预期还相距遥远。6月一直是中国股市的资金紧张期,今年的6月,又赶上了金融的全面整顿,市场走势只能是谨慎乐观。证监会必须痛下决心,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把利好最大限度内地释放,同时力促法律调整,促使股市制度的根本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