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晓蓉

胡晓蓉为航天英雄杨利伟讲解太阳神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沙遗址保护区全景

当年正在建设的大跨度框架结构遗迹馆,最大限度保护祭祀区发掘现场。

细雨霏霏,金沙遗址博物馆里仍然有不少观众游兴正浓,他们撑着伞在雨中漫步,林荫小道、摸底河边,还有遗迹馆、陈列馆里,三五成群的游客们,用东北话、武汉话等各种方言交流,感叹3000多年前的古蜀先民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创意。

上午8点不到,64岁的胡晓蓉早早来到金沙讲解接待处,等候第一批游客的到来。她穿着深蓝色水墨画样式的旗袍,外搭黑色开衫,黝黑的头发在脑后挽成发髻,看上去高贵优雅。胡晓蓉喜欢戴着金沙“镇馆之宝”太阳神鸟的耳环和项链,化着精致的淡妆。哪怕下雨,她也穿着3厘米高的黑色细跟鞋,讲解时手舞足蹈,但始终站得笔直。

自1984年进入成都博物馆,胡晓蓉做了33年讲解员,其中17年是在金沙。从金沙遗址刚开始发掘,到金沙开馆十周年,她在金沙讲解了7000多场,几乎场场落泪,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和情绪,也常“传染”得观众眼圈泛红。许多外地观众慕名而来,在讲解接待处点名要请胡晓蓉“出山”。

在文博系统工作了30多年,胡晓蓉一直处于讲解员这样一线的岗位,她既参与了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观众日益膨胀的文化需求。

她熬成一棵“常青树”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各大博物馆都推出了免票政策,讲座、临展、社教活动精彩纷呈。当天,超过20万人次观众走进博物馆,其中5.6万观众凭身份证免费参观了金沙。

观众对博物馆的热情,并非一日之功。早在1984年,成都博物馆老馆还在大慈寺,原本是话剧演员的胡晓蓉转行成了成博首批讲解员。那时,成博虽小,“五脏俱全”,既有成都通史展、汉代画像砖等常设展,也有友谊展和临展。那时的展厅小且简陋,几乎没什么灯光,展柜里虽然装着战国柳叶剑、修一环路挖出来的青铜罍等镇馆之宝,但观众却不买账,进来转一圈、看一下就走了。

她清楚地记得,当年成博从京剧团、电影院等文化单位调来4人做讲解员。需要他们提供讲解服务的大多是学生团体,“平均一周能讲两三场都不得了”,后来,同时入职的其他三个人陆续都走了,只有胡晓蓉熬成了一棵“常青树”。

2007年,胡晓蓉荣获中央十大部委颁发的“第二届中国青少年教育银杏奖——突出贡献奖”。在北京的颁奖典礼上,敬一丹突然问她:“胡老师,博物馆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什么孩子家长还是不愿意去博物馆?”胡晓蓉一愣,回答:“是我们没有把工作做好。但请给我们时间,也给博物馆时间,相信在博物馆人的努力下,孩子和家长们都愿意来博物馆,因为这里承载着中国的骄傲和自豪。”

十多年来,胡晓蓉每一次外出培训其他博物馆的讲解员时,都会为馆里独特的展陈主题、先进的展陈方式、丰富的社教活动而赞叹不已,特别是看到中外游客扶老携幼走进博物馆的热闹景象,她在内心深处为博物馆人点赞:我们没有食言。

小观众跟她学讲解

从话剧舞台到博物馆展厅,胡晓蓉从高高在上的演员变成了接地气的讲解员。有人说,她是为金沙而生的讲解员,也有人说,她的讲解传奇不可复制,胡晓蓉笑言,至少我对讲解员事业的热爱是可以复制的呀。

刚做讲解员的时候,他们没有讲解词,没有指导老师,只有薄薄的几页文物介绍,全靠自己摸索讲解的内容和技巧。胡晓蓉要求自己“不认错文物”,然后追着隔壁考古队的老师,请教这些文物如何发掘、器形有何特点,写成密密麻麻的笔记,最后内化为讲解词。

2001年,金沙遗址的发掘震惊世界,胡晓蓉来到这片神奇的工地,在科研楼的临时展厅里,再次开了金沙讲解员的先河。她陷入回忆,现在拔地而起的遗迹馆,当初还是个盖着石棉瓦的二层小楼,她所在的科研楼,像一个简陋的超市,文物就陈列在一排排货架上,每天晚上还要把文物锁进保险柜。最早到金沙考古的工作人员不多,算上挖土的工人,吃饭都凑不齐两桌。闷热的夏天,直径一两米大的风扇嗡嗡作响,送来凉爽的同时,也扬起一阵尘土。

从2001年金沙遗址开始发掘到2017年金沙开馆十周年,从一间临时的文物陈列室到今天气势恢宏的博物馆,胡晓蓉已在金沙为观众讲解了7000多场。每一场讲解,她都用心去演绎,用情去讲述,讲到动情之处常常热泪盈眶。她的讲解不是仅仅停留在对文物的介绍上,而是通过讲文物讲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讲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讲出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把文物讲“活了”。

每次在展厅讲解,都会有无数的观众不由自主地被她慷慨激昂的声音所吸引,被她动情的讲解所感动,她的听众常常会从几个人逐渐增加到几十个人,就像在“滚雪球”。

在这数以万计的观众之中,她对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记忆犹新。2007年金沙刚开馆,有个住在附近的小女孩经常过来参观,每次都喜欢站在她身后悄悄聆听讲解。有次走在摸底河边,小女孩顺势牵起她的手,一直走到遗迹馆,还有模有样地模仿她的口吻,向观众讲起了古蜀人的象牙崇拜。后来,小女孩向外婆撒娇:“帮我跟妈妈说说嘛,我不想学跳舞了,想跟这位阿姨学讲解”。胡晓蓉非常感慨:“她可能没听懂,但是她通过我的讲解喜欢金沙、喜欢博物馆。这就是我的工作乐趣。”

机器无法取代人工

来自四川省文化厅的一组数据,记录了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截至2016年12月,全省登记备案的博物馆纪念馆总数已达258座,较“十一五”增长达60%。“十二五”期间,全省90家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举办各类陈列展览共计1260次,免费接待观众人数累计达9100万人次,其中接待境外观众420万人次,接待未成年人等特殊社会群体参观者4300万人次。

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满足了市民丰富多彩的文化需求。这种数字上的变化,让坚守在讲解一线的胡晓蓉感同身受,她惊喜地发现,四川的博物馆更多了,市民可选择的展览更多了,而且博物馆自身的建设更好了:“博物馆对展陈有要求了,对讲解员也有要求了。讲解员的服装仪表/讲解风格变化很大,更多的讲解员能走出博物馆,走进校园,走向边远山区,让中小学生了解华夏文明。”

与此同时,博物馆讲解员,这个以往被游客喊作“导游”的角色,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胡晓蓉是金沙的第一个讲解员;到了2007年开馆,金沙讲解团队已经扩充到63人;2011年,金沙遗址发现十周年,金沙出现了第一位手语讲解员,他为听障人士介绍了金沙遗址十年变迁带给城市的发展变化。起初,讲解员只有两套工作服,紫色、白色上衣配黑色裙装,看上去有些单调。而今,金沙为每个讲解员配备了8套职业装,春夏秋冬都不重样,让金沙的“窗口”更加明媚耀眼。

如今,“黑科技”的触角也伸向了博物馆,为讲解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租金二十元的讲解器,收录了博物馆里的大多数展品,观众戴着它就能在馆里自由看展,不必拘泥于讲解员设计好的路线。如成都博物馆的官微就开通了语音导览服务,“丝路之魂”大展期间,观众可以选择中、英、日等多个语种的讲解。有趣的是,2016年,国内出现了首个机器人讲解员。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首次推出机器人讲解员蓝蓝,它采用拟人化手段,可以沿着展厅文物参观路线不断移动,还能迅速解答观众提出的相关问题,收获好评如潮。

人工智能是否会在在一定程度上取代讲解员?胡晓蓉对此并不担忧,反倒认为“高科技挺好”。2017年春节期间,博物馆游客如织,馆方推荐大家使用物美价廉的讲解器,却遭到游客反问:“你想跟人说话,还是想跟机器交流?”在她看来,冰冷的机器短期内无法取代人类的交流,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如果讲解员只能像背书一样重复讲解词,或许终将被机器取代;但如果讲解员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及时解答观众的提问、与观众保持情感交流,自然比机器人更胜一筹。

讲到讲不动的那天

自2008年开始,胡晓蓉不仅坚守在讲解一线,更倾注于培养讲解新生力量。越来越多的讲解员在她的培养和敬业精神的感召下爱上了讲解工作,爱上了博物馆。

2016年,成都博物馆新馆在天府广场开馆,63岁的胡晓蓉重新回到成博,为90后新人做讲解员培训。为了不负重任,她早早地收集各类资料,一遍遍地琢磨如何讲好成都历史文化。虽然她的记忆力已大不如昔,但她逼着自己不分昼夜地学习、巩固。面对20名预备讲解员,她将自己所有的积累毫无保留地分享,并一对一地带着讲解员在16000平米的展厅中一遍遍地试讲。要完成展厅通讲,每个讲解员至少需要试讲2-3次,而胡晓蓉则要陪着走完20倍。两个多月时间,她每天在展厅里来回穿梭,双脚肿得无法穿鞋,皮鞋穿不上换成运动鞋,运动鞋不行就换成布鞋。她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儿,让他们全部通过了上岗考核。

2016年底的“丝路之魂”大展,吸引了108万观众走进成都博物馆。众所周知,此次大展涉及的地域从蜀国横跨遥远的西域,囊括数千年光阴里古人的智慧与艺术,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隐秘的传奇。看不懂展览怎么办?没关系,讲解员免费为你导航。自敦煌、新疆、麦积山以及成博的145名讲解员,提供了3374场优质、免费的讲解,听众覆盖36万人次。这其中就包括胡晓蓉一手培训出来的20名成博讲解员,他们在丝绸之路展厅完成了出色的讲解。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胡晓蓉零零碎碎地分享了自己的业余生活,比如她陪伴87岁的母亲聊天,她和女儿去埃及度假,不知不觉中,我们聊到了退休的话题。如果按照“女子55岁退休”的惯例,早在9年前,胡晓蓉就该办理退休手续,可是出于对博物馆讲解事业的热爱,她在馆方的一再挽留下,继续在博物馆里发挥余热。

究竟什么时候才会退休?胡晓蓉曾向金沙现任馆长王毅提出退休申请。当时,她半开玩笑地娇嗔道“我都60多岁了,就快讲不动了,您就让我退休嘛。”王毅当然不肯轻易放弃这位“国宝级”的讲解员,希望她成为全国第一个“白发讲解员”,他笑着说:“胡大姐,你能讲多久就讲多久,如果你走不动了我就用轮椅推你去讲,最后你连轮椅都坐不了了我就背着你。”

本版采写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洁

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