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一月,足协出台中超新政1.0版。其中规定:两名U23球员必须进入18人名单,其中一名必须首发。当时就有大量围观群众指出:如果有俱乐部将U23球员首发出场一分钟后旋即换下,通过牺牲一个换人名额来取得该位置的补强,这是不是很打足协的脸,也很伤年轻球员的自尊心?

结果,真相了。

比如,上海上港队19岁小将张华晨就是个典型——每场他都面临冲不冲澡的问题。因为一旦首发登场,留给他的时间就不多了。他场均遛弯十来分钟,联赛打到第六轮时,累计出场时间才突破了九十分钟。

中超第六轮,第16分钟张华晨被蔡慧康换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超第7轮,第13分钟张华晨被林创益换下

即便是在十几分钟的上场时间内,张华晨依然是颗定时炸弹。在第三轮与广州恒大的焦点战中,第十四分钟,张华晨出现致命失误造成丢球。主帅博阿斯迅即用于海将之换下。2比3输球后,张华晨非常受挫:“对不起大家。今天的失误太致命了。抱歉,让你们失望了。”

张华晨开场14分钟致命回传造成失球旋即被换下

对于外界为何不及早将他换下的质疑,主帅博阿斯的回应很有腔调,也很有嚼头:“对于年轻球员来说,如果一分钟就换下来,这样会很滑稽。这是政策的问题,我始终认为球员应该以自然发展的方式成长,而不是用政策强迫他们留在场上。张华晨实际上是U21球员。”

昨天,足协又出台了新政2.0版。其中要求:从2018赛季起,累计上场比赛的U23国内球员,必须与比赛累计上场外援人数相同。这一规定的出发点是确保本土年轻球员拥有更多出场时间,但依然可以钻空子,新的应对方式是:“伤停补时阶段一气换下三名外援,换上三名U23球员。”

而另一则《关于限制高价引援的通知》,也存有一击即溃的破绽。通知规定,“有关俱乐部通过转会引入球员的资金支出,将收取与引援支出等额的费用,该项费用全额纳入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解锁方式是:“让外援自己买断和俱乐部的合同,然后自由身投奔中超,费用可以以工资形式补偿。如果足协认为工资也算转会支出,那么可以以肖像权等形式补偿。”

而且,“用年轻后生取代大牌外援”的做法,特别伤害联赛品质。而规则的朝令夕改,则特别伤害投资人和广告商的信心。

殷鉴不远:2001年,在没有和赞助商IMG、百事可乐等打招呼的前提下,前足协掌门阎世铎提出暂停升降级,引发了赞助商一系列的不满。2002年,前六轮甲A没有电视直播,让IMG和百事可乐等很是焦虑。到了2002年赛季末结账的时候,百事可乐一直在按照合同扣除IMG的费用,IMG按照合同扣除中国足协的费用,那时候,IMG拿出中国足协违反合约细节多达100多处。当时,百事可乐提前终止了与中国足协的合同。

2004年,因为俱乐部“起义”、“罢赛”等多起严重事件,西门子按照合同,扣除了三分之一冠名费,并且提前终止了合同,导致了中超在2005年的裸奔。

面对这样一个频繁波动的联赛市场,投资风险其实是异常叵测的。何况,从常识角度出发:一个国家的足球顶级联赛,并不应该担负起足球青训营的练级功能。比如英超各队下属的U23青年队,并不强行往英超联赛中加塞(除非能力具备),而是组队参加U23联赛。此外,各队还组建有U21联赛、U19联赛及U15联赛等。

曼城U15队夺得英超国际杯冠军

为了矫正各俱乐部“不重视青训,只注重短期成绩忽视长远发展”等观念,足协以及体育总局高层可谓煞费苦心,近乎逆天,但应者寥寥,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对国内豪门俱乐部而言,他们迫切谋划的,是短时间内的速成冠军,而非假以时日的青训成果。重金购得三外援所兑换到的中超积分,远比花费大量时间培养青年球员多快好省。

归根结蒂,苦心经营青训的寒门俱乐部没有尝到多少甜头,漫不经心搞青训的豪门俱乐部也没有吃到多少苦头。

我注意到,早在今年1月6日,在一篇《国家体育总局新闻发言人就足球相关问题答记者问》(以下简称“答记者问”)的通稿中,体育界最高层就已经对本次中国足球改革方向做出了明确的建议。文中特别提出下列问题:“在足球不断升温、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包括大规模海外并购,俱乐部烧钱现象严重,外籍球员收入过高,不重视青训,只注重短期成绩忽视长远发展等。”

而在这篇《答记者问》中,甚至提出了利用“增减联赛积分”的激进改革来迫使各俱乐部加大对青少年足球投入的构想:“通过调整联赛积分计算的方法,引导俱乐部增加本土球员的使用。在具体场次的比赛中,通过对积分方式的微调,鼓励本土球员在比赛中发挥更积极、更大的作用。”

其实,高层意图传递得已很清晰:中超联赛再繁荣那都不好使,我要的是中国队能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搞小球顺风顺水的蔡振华对大球算是领教了

如果体育总局高层真铁了心要用行政指挥棒引导俱乐部加大青训投入,并试图将联赛积分跟青训体系挂钩,那么索性更“简单粗暴”一点,旋即推出新政3.0版并做出如下规定:

中超中甲俱乐部向五大联赛冠亚季军输出一名青训球员并打上主力(每个赛季该主力首发出场场次需超过20场),中超联赛增加100个积分,输出两名则增加200个积分,可累计。

向五大联赛冠亚季军输出一名替补球员(每个赛季该替补出场场次需超过20场、场均出场20分钟以上),中超联赛增加60个积分,两名增加120个积分,可累计。

中超中甲俱乐部向五大联赛球队输出一名青训球员并打上主力(要求同上),中超联赛增加30个积分;输出一名替补(要求同上),联赛增加15个积分。

向葡超、荷超、苏超、俄超等欧洲1.5线联赛输出一名青训球员并打上主力(要求同上),中超联赛增加10个积分;替补增加5个积分。

向丹超、芬超、挪超、瑞超、比甲、奥甲等欧洲二三线联赛输出青训球员并打上主力(要求同上),中超联赛增加5个积分;替补增加2个积分。

此为征求意见稿,积分奖励规则可进一步细化。

特别备注条款:

向海外关联俱乐部输出球员,不在中超联赛加分范围之列。如:江苏苏宁队将青训球员全部输往国际米兰队并组成全华班打意甲,不计分。

如中超俱乐部输往海外的青训球员与海外求购俱乐部之间存在利益输送,企图骗取中超积分,一经发现,对球队做降级处理。并且,足协将会同央行等相关部门,对该俱乐部母公司的海外资产进行逐一账目清查。

……

我的设想是,只要任一俱乐部所栽培的球员能够在皇马、切尔西、拜仁打上主力,这队就可直接兑换100个中超积分并宣布中超夺冠了。即便是打上替补,加上60个积分后也基本可以宣布夺冠了。即便是在阿森纳打替补,那也等于帮老东家挣来了15个积分,对夺冠帮辅同样巨大。

这一“墙外开花墙内摘桃”的方案,将极大刺激中超各俱乐部高度重视青训建设、加快“走出去”战略布局并极大抑制对豪赌外援换购积分的路径依赖。

以上是我构想的中超新政方案,敬请各位网友找茬拍砖——我将制定更为完善的具体实施办法(比如增加各海外俱乐部加盟难度系数、球员进球数、助攻数等参考权重,更为精确地换算出该球员能为培养他的俱乐部兑换到多少个中超积分)。

赛季结束,中超冠军就由中超联赛积分+海外球员兑换积分的总积分最高者获得。

我觉得这套想法即便粗暴地干预了中超,但属于一杆子捅到底,总比时不时拍脑袋、隔三岔五来祸害一下中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