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今天我读了一部小说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讲述的是13岁女主角房思琪被补习班老师性侵最终发疯的故事,作者是已故台湾女作家林奕含。

这部小说读起来很压抑,但更让人压抑的是,这是作者根据自己被性侵的经历写成的自传体小说,而她因为这段经历一直陷在抑郁奔溃的情绪里,在4月27日自杀于自家卧室。

这个女孩子安静好看,一脸仙气,她本来可以和许多同龄人一样,过正常又光明的生活,但是因为那段无法直视的经历她生病、辍学、失去朋友.....最终毁了一生。

一开始林奕含并没有承认自己经历过小说里的情节,她说这都是她与其他女孩聊天得来的,但林奕含去世后,林奕含的父母站出来发表声明:

(1)奕含这些日子以来的痛苦,纠纒着她的梦餍,也让她不能治愈的主因,不是忧郁症,而是发生在8-9年前的诱奸。

(2)《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奕含在年轻时,被一个补习班名师诱奸后,引发痛苦忧郁的真实记录和心理描写。

(3)书中的女主角,思琪、晓奇、怡婷等人,都是奕含一人的亲身遭遇,但她为了保护父母和家庭,才隐晦分写。

(4)她写书的目的,是希望社会上不要再有第二个房思琪,希望天下的父母、善良的男孩、女孩和男人,都能用温柔和温暖的心灵来一起保护房思琪们。

后来林奕含的父母又发声说,其实还有三个和林奕含有一样经历的女孩,“奕含把其中一个被黑道威胁,强拍裸照的女学生,代入房思琪的遭遇中,另一个在PTT网路控诉的女学生,代入郭晓奇的经历中,还有一个受害者是她台南女中的学妹。可是,奕含为了保护和不伤害那3位女学生,她坚持不肯透露那3位女学生的名字”。

林奕含曾说读者们是非常幸福的,读者不用亲身接触就能知道生活的B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我看了林奕含的采访视频,在视频里她平和又颤抖地谈起自己的作品,她说,“如果你读完后感到一丝一毫的希望,我觉得那是你读错了,你可以回去重读”,“我希望任何人看了,能感受和思琪一样的痛苦,我不希望任何人觉得被救赎。写作中我没有抱着‘我写完就可以好起来,越写越升华’的动机,写时我感到很多痛苦......”

可能知道了这部小说里女主人公的痛苦都曾与作者有关,连感知都不忍感知。

林奕含的这部小说,将自己的伤口撕裂了给大众看,她也在作品里描述自己的真实情绪,以及她这么多年为何无法为自己发声的隐痛,林父母说,她是为了能防止出现更多的房思琪。

从前从没有注意过性侵这个话题,总觉得没有发生在自己身边就是很远,但是想一想,或许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房思琪,就拿台湾来说,根据台湾“卫生福利部”保护服务司的数据显示,台湾2016年有约8100人遭受性侵,逾80%受害人都是女性,受害人为18岁以下女生大概占一半。

我悲观地想,可能还有更多人,她们甚至无法说出来,她们无法站在光明里痛斥黑暗,只能让夜晚吞噬恨意,甚至连恨也不敢恨。

美国反性暴力团体RAINN指出,94%被强暴的女性事发两周后出现创伤后压力症(PTSD)症状,而30%女性在事发九个月后仍然出现创伤后压力症状,约三分之一的女性受害人会想过自杀,而13%的女性受害人会尝试自杀。

她们能做的,可能就是房思琪式的自我结束。

曾有一部电影叫《不能说的夏天》,也是一部关于发生在大学校园性侵的电影,女主人公突如其来的崩溃与割腕,都是一段“让她不舒服的爱”带来的附属伤害。

林奕含也说过,心理医生第一次见到自己,说她是经历过越战的人,过了几年,又说她是经历过集中营的人,后来又说,你是经历过了核爆的人。

林奕含说,其实她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是有一点看不起自己的,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这样觉得,而且林奕含认为,世界上最大规模和残忍的屠杀,并不是二战时候的集中营,而是房思琪式的强暴。

/3

可是为何“房思琪们”会有这种遭遇?并且一度隐忍?

或许从林奕含的小说片段,就可以得到最直观的一二原因。

“平时,因为上了国中,思琪常常收到早餐、饮料,她们本能地防备男性,可是眼前的人,年纪似乎已经过了需要防备的界限。”

——对长辈丧失的戒备心

“最终让李国华决心走出这一步的是房思琪的自尊心。一个如此精致的小孩是不会说出去的,因为这太脏了,自尊心往往是一根伤人伤己的针,但是在这里,自尊心会缝起她的嘴。”

——因为羞愧无法启齿

“为什么是我不会?为什么不是我不要?为什么不是你不可以?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这整起事件可以化约成这第一幕:他用硬插进来,而我为此道歉。”

“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思琪一时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缺失的性教育

“他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

——社会舆论的颠倒

“如果她只是生他的气就好了,如果她只是生自己的气,甚至更好。忧郁是镜子,愤怒是窗,可是她要活下去,她不能不喜欢她自己,也就是说,她不能不喜欢老师。”

“她没有办法说出口,其实是我配不上你们。我是馊掉的橙子汁和浓汤,我是爬满虫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一个灯火流丽的都市里明明存在却没有人看得到也没有人需要的北极星。”

——无法面对被侵蚀的自己,害怕无人喜欢

这些都是导致房思琪们痛苦的缘由,以及她们很难走出阴暗面的阻碍,她们怕众人的眼光,怕大家的评论,怕这段特殊为她们贴起标签,她们只能在心里恨自己,甚至无法恨起那个施暴的人,只能折磨自己。

可是,最应该去死的,明明是那些把她们推进悬崖的人。

/4

我有一对双胞胎妹妹,她们还在读小学六年级,十二岁,还是小孩子。虽然也会打趣说班上有没有男同学写情书,可依然无法想象,房思琪们在我妹妹这样小的年龄就经历过这样恐怖的事情。

我有时候会隐晦地向我妈妈提起,应该教她们一些女孩子应该知道的知识,我会在带她们出去玩时,会轻松又严肃地告知她们,身体有些部位,其他人是不能碰的,朋友不可以,同学不可以,老师不可以,甚至连家人都不可以。

看完这部小说,我想说得还不够,这个世界上刽子手太多,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好危险,小小的女孩们还是应该知道地更多。

我想想,如果以后我有了孩子,那除了教她们性知识,教她们远离陌生人,教她们逃生方法,还要教她们永远心怀戒心,永远不相信任何人?

这些远远不够,想想也觉得有点单薄无力,什么时候性教育可以被摆上正面,除了防止出现受害者,也能防止出现“施害者”,什么时候可以不再有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社会舆论,什么时候可以出现有震慑力又有效的法律法规......

我曾看过一条新闻,说韩国对未满13岁的儿童实施性侵犯,或者是性犯罪次数达2次以上的人,在刑满释放后,要在脚踝上佩戴电子脚链,电子脚链在靠近校园等场所时会发出滴滴的报警声以警告他人。

他们将带着罪恶的标签生活,他们所到之处人人知道他们曾犯过什么罪。

有人对他们表示同情,说这些人需要的是感化。

可能最后我比较偏激了,让他们戴着脚镣无法起舞真是太棒了,这种渣滓不需要感化,这种渣滓就应该终身失去自由,应该让他们用痛苦偿还痛苦,用生命偿还生命。

或许很多路都很难走,尤其是像性侵这样事情,连立案都有难度,可是我们还是要尽一切可能保护好我们的小男孩和小女孩们,哪怕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的恶意,哪怕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不全是好人。

我们不能指望一部小说就改变世界,但还是得有所指望。

希望再无房思琪式的强暴,也再无林奕含式的痛苦。

<end>

还有一些文章你可能没有看

现代女孩才不撕心裂肺

需要救赎的爱情,都是该被丢掉的垃圾

微博@王大纯c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