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暖了,茶客们开始喝茶了。今天,来讲讲老苏州茶馆,讲讲名人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喝茶去

前两天去了重庆,爬坡上坎,吃火锅和小面,喝江小白和山城啤酒,度过了一个热烈奔放的清明。当中特别去了一趟黄桷坪,吃了梯坎豆花和胡蹄花,拜访了传说中的交通茶馆。它被誉为川渝保存最完好的老茶馆,是《疯狂的石头》取景地,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了。

进店一看,老式木架结构,条凳方桌,熙熙攘攘,打牌下棋,素描写生,还有逗鸟老大爷。坐下点茶,最贵的竹叶青七块一杯,大盖碗,自己续水的红绿热水瓶,阳光透过屋顶缝隙钻进屋子,一副老重庆风情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交通茶馆

其实我小时候在老家苏州也去过这样的茶馆,枕河老屋,木质结构,走上楼嘎吱作响。点上一杯炒青,一碗阳春面,五六块钱,可以泡上半天,把一整壶热水瓶水喝到见底。前两年想再去,却发现已经拆掉了。

苏州老茶馆

谈到老苏州茶馆,解放前最为兴旺发达,可以说是全国闻名。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里面有三层递进原因,第一层是明清时代苏州工商繁茂住户稠密,官宦乡绅,富商巨贾,混混小工集聚茶馆,三教九流各行其道,常在同一茶馆徜徉小坐;第二层是馆内可以对弈看报,又常有评弹说书登台,馆外则众星拱月般设着许多点心店、酒肆、菜馆,一天的休闲生活都可以在茶馆内满足;第三层是有些大茶馆是市场开市之地,各种商品买进卖出,茶馆成为了经济脉搏跳动的中心,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了。

也难怪郁达夫到苏州后,看到遍布古城的茶馆,叹道这是“苏州人风雅趣味的表现”。

到茶馆喝茶,老苏州人叫做“孵”茶馆,点上一杯碧螺春,四平八稳,老母鸡孵蛋似的,很多茶客一生陶醉于此。当时民族企业家朱宏涌的《苏州茶馆钩沉录》中写道,苏州城里大型茶馆有四十八家之多,中小型茶馆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吴苑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商号林立的观前街,旁边是太监弄

“吴苑深处”前门位于太监弄,后门直通珍珠弄,是解放前苏州最负盛名的茶馆。两层楼高,七个堂口,一百七十二张八仙桌,每天要接待上千名茶客,供应三千多壶茶水,这是何等壮观场面!而且各个堂口雅俗不同,既有繁闹敞厅,也有清雅小楼,还有园林之胜,走进楼内茶客们才体会到“深处”二字的含义。

其中“船头”的茶客主要以建筑业和木行帮为主;“四面厅”的茶客则都是苏州社会上的名流人物;“爱竹居”是省议员和地主的吃茶处;“话雨楼”是教师和作家的阵地;最特别的是“方厅”,有一堂木制挂落,前堂坐着苏州城里城外几个臭名昭著的大流氓,后堂坐着苏州各大报的负责人,风雨无阻,座位固定,各据一方,自成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镜头下的苏州,这是牛肉生煎馒头

每到一处茶馆,我最中意的还是小吃,老苏州们讲起吴苑茶馆当时的样样俱全,听得我直流口水。咸点心有鲜肉粽、蟹壳黄、肉夹饼、小馄饨,生煎馒头;甜点有扁豆糕、绿豆糕、薄荷糕、蜜饯、赤豆糖粥;熏味有熏田鸡、熏脑子、熏蛋、熏着甲;主食有大肉面、蹄膀面、牛肉锅贴、牛肉包子……周作人也曾经去过吴苑吃茶,对小吃印象深刻,赞扬“东南谈茶食,自昔称嘉湖。今日最讲究,乃复在姑苏。”

还有很多茶客来茶馆,不是来品茗和吃小吃的,而是聊天问询。上到国家要事,下到家庭内幕,都能在吴苑打听到。汪曾祺说过“泡茶馆可以接触社会”,“我的学问都来自泡茶馆”,就是因为茶馆可以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了解到各行各业的新闻。

他们聊喝茶

既然聊到汪曾祺,他评价起苏州名茶碧螺春时曾不吝赞美,只觉得茶泡在大碗里有点煞风景。于是问起陆文夫原因,他的回答是碧螺春就是讲究用大碗喝,茶极细,器极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位著名文人美食家,左边是汪曾祺,右边是陆文夫

陆文夫在记载中写到,自己生平喝过最好的一次茶,是在苏州洞庭东山湖畔的老农家里。老者用瓦壶汲溪水,用松枝煮沸,每人面前放一只大碗,注满沸水后,抓一把新制的碧螺春放在沸水里,喝上一口,满嘴洞庭山的花香果香。这印象深深刻在他脑海中,以至于在他那本名满天下的《美食家》中,主人公朱自治还会特地去苏州阊门石路蹲茶楼,因为“那里的水是天落水,茶叶是直接从洞庭东山买来的;煮水用瓦罐,燃料用松枝,茶要泡在宜兴出产的紫砂壶里。”

陆文夫喝茶,也爱去茶馆,因为茶馆听来的那些消息是报纸上没有的。他最爱听人“讲茶”,就是把民事纠纷拿到茶馆店评理,双方摆开阵势,各自陈述理由,让茶客们评论,最后由地方上较有威望的人来裁判,这俨然是个法庭,是几百年来地方乡绅自治的延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茶馆是大家交流的场所

前面提到朱自治去的阊门石路茶楼,原型估计是福安茶坊,那是阊门地带最著名的茶馆。从前旅客都是走水路抵达石路,然后再进城游览,所以会先到福安,喝茶进点。因为招牌既“福”又“安”,福安茶楼也成为了苏州人春节传统的吃茶地方。过去每年春节,亲朋好友们相约去福安喝茶,一时成为吴中岁时风俗。

春节时候热闹的茶馆还有三万昌,聚集着喝元宝茶的生意人。所谓“元宝茶”,便是一壶香茗,两颗橄榄,敬上一杯,“年年送宝到君家”,讨个口才。三万昌还是当时苏州米行、米店、酱园、油坊齐会的地点,抗战时苏州沦陷,物价上涨,它就变成了苏州商品的投机大本营。一到开市,挤得水泄不通,大家一边喊,一边手掌朝里朝外变换,投机囤货。因而暴富的人有,倾家荡产的人也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牌茶馆三万昌

也不是所有茶馆都如此亲民,民国时苏州有一处对外不开放的茶座,在当今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的“远香堂”内——当时拙政园是苏纶纱厂大股东长履谦的私产,苏州商会、市民公社的会长社长每日清晨到此喝茶,商量市政决策。不过想进拙政园,也并不是难事。只需向看园人递上一张名片,即可入园畅游。这其实是一种吓唬老百姓的把戏,因为当时的看园人目不识丁。要知道,现在进拙政园的大门,可要花70元呢!

解放后,吴苑、福安都已经歇业,拙政园成了著名景点,只有曾经投机的三万昌,解放后收归国有,现在仍然立在观前街和碧凤坊之间。

苏州茶馆推荐

如今还未至夏天,正是去江南最好的时节。虽然老式茶馆早已不再,但还有一些保留了两三分遗韵,如果大家最近有去苏州的打算,这里也给大家推荐两家茶馆。

西园茶事

地址: 西园寺内放生池旁(桐泾路与留园路交界)

电话: 0512-65511746

西园算是苏州香火最旺的几个寺庙之一,小时候我爷爷经常带我去看罗汉像和浮雕。这家在西园寺内,价格不低,胜在环境,佛门清净地,放生池里曾经养了两只四百多岁的班鳖,灵气十足。可以喝茶,聊天,抄经。旁边还有西园素斋,有观音、如意、罗汉斋面可以吃,吃上一碗,满口鲜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园放生池

耕丰茶馆

地址: 平江路94号卫道观前3号礼耕堂内耕丰茶馆

电话: 0512-67288815

礼耕堂,曾经是苏州最贵的餐厅,乾隆时期徽商潘麟兆所建。一到节假日,苏州平江路人流涌动,下脚都难,礼耕堂闹中取静,价格适中:70元左右,有茶,有小点心,去旁边平江路吃饭也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耕丰茶馆

光裕书厅

地址: 宫巷第一天门8号

电话: 0512-65233735

光裕书厅其实不算茶馆,算是书场的龙头老大了。下午六元一张门票,晚上还有点唱,基本都是本地人,台上一把胡琴、一把琵琶,“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台下喝上一杯茶,感受一下传统苏式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裕书厅感受苏式生活

城南旧事茶楼

地址: 富元路桂花公园东面河边

电话: 18951101569

苏州有一条环护城河的健身步道,这家在东南角蛇门城楼上,被桂花公园包围着,对面是觅渡桥,风景独好。坐在城楼上,凉风习习,还有馄饨、菜饭、浇头面可以吃,“适宜”(苏州话舒服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蛇门景色,远处是觅渡桥

艺圃延光阁

地址: 阊门文衙弄5号

电话: 0512-67271614

艺圃被誉为苏州人最爱去的园林,其实也不是。我小时候最爱去狮子林(假山多),长大了最爱去留园(一步一景)。不过艺圃胜在清净简洁,“延光阁”面对水池,“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这是名字的由来,也是坐在里面的感受,一杯茶就能坐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圃,清净

大家如果想了解更多,推荐一篇文章,在参考书目里,民族资本家朱宏涌的《苏州茶馆钩沉录》,其中有不少学问、轶事。

文:刀刀

图:部分来源于网络

参考书目:

《苏州茶馆钩沉录》朱宏涌

《美食家》陆文夫

《寻常茶话》汪曾祺

《钏影楼回忆录》包天笑

你去过什么很喜欢的茶馆?在茶馆你喜欢喝什么茶?欢迎留言?

更多美食资讯,欢迎订阅一大口美食榜(微信ID: laiyidak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