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人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

王小波,北京人,作家。初中没上完,文革开始了,去云南农场做过知青,插过队,做过工人、老师,后来考入大学,出国深造,回国后却不务正业,脏兮兮地在北京街头晃悠。1992年后,他成为自由撰稿人,卖字谋生,1997年4月11日心脏病突发病逝于北京。

今年是王小波逝世20周年纪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在知乎上提问,如果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拍成电影,华语圈能担任主角的演员是谁?

长期混迹知乎不务正业的演员张译,以一张照片力压王千源、王志文、姜文、黄渤等老一辈不看脸艺术家,贡献了最高票回答:

张译说:“这张照片是三年前《男人装》给我拍的,我爱王先生,不解释。”

我也爱王先生,忍不住要解释一下。他太有趣了。

北京作家的坏,我几无抵抗之力。冯唐痞,王朔贫,王小波蔫,坏得各有风味。

据说冯唐去北大博得满堂女生尖叫,他这种上得厅堂、喝得大酒、当得高管还有《万物生长》浪漫加持的人,就是个训练有素的流氓,非常适合被文艺青年膜拜。

而王小波,一位浪漫至极又自由至极,幽默至极又颠覆至极,讽刺至极又单纯至极的人,生前寂寥,死后热闹,是一座长期游走在文坛之外的孤岛。

他的文字,当年被批黄暴低俗无教益,入不了主流文坛大雅之堂,而今居然有了“王小波门下走狗联盟”——我们这届读者,很不正经呐。

如果王小波知道他今天的影响力,未必为地位而高兴,却必定为读者的不正经而高兴。

我小说里的人总在笑,从来不哭,我以为这样比较有趣。

我知道,有很多理智健全、能够辨别善恶的人需要读小说,本书就是为他们而写。至于浑浑噩噩、善恶不明的人需要读点什么,我还没有考虑过。自我懂事以来,领导者对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是评价过高,对我国人民的智力、道德水平总是评价过低,我认为这是一种偏差。
——王小波

冯唐说,他第一次在厕所里读王小波,差点提了裤子狂奔到街上。

没有振臂高呼,没有之乎者也,没有充傻装愣,没有精英优越,苦逼但不自怜,幽默但不自恋。“很真情,不虚伪。”

王小波如果活到今天,可以碾压眼下乱七八糟的IP、大V、公知、KOL、段子手。老少通吃,雅俗咸宜。

他有年轻人的生猛: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槌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槌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槌不了我。
——《黄金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有成年人的理性:

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归你所有,其余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转眼间就已跑到那似水流年里去了。我所认识的人,都不珍视自己的似水流年。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件东西,所以一个个像丢了魂一样。
——《似水流年》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他有赤子的纯情:

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

我真的不知怎么才能和你亲近起来,你好像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我捉摸不透,追也追不上,就坐下哭了起来。

一想起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爱你就像爱生命》

他有作家的信仰:

我看到一个无智的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性的世界,但是性爱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

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讲出来。写作的意义不仅是在现在,而且在于未来。坦白不光是浅薄,而且是勇气。这些话对于一本小说来说,只是题外之语。大家在小说里看到的,应该是有趣本身。

按照王小波的观点,要了解一位作家,去看他的作品就行了。我无法客观地评价王小波,他在我心里不仅仅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亲切的人。

初中读他,当成小黄书,读着干净的性描写,想象小和尚翘起了生命力,龟头血肿我爱你。

高中读他,当成笑话书,趴在被窝里哈哈哈,忘记高考将至,忘记惶惶不可终日。

大学读他,当成励志书,熟读那些生猛的段落,接受生活即苦难N次方,活下来,然后扛下去。

现在读他,不为什么,是瘾,是药,感受他的张扬自由,感受共振,明白尊严为何物,在现实规则里喘口气,在雾霾里默念:

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虽然他的书一直是盗版书商的创收保障,虽然他的名字已经成为文艺青年的街头暗号,但时至今日,主流文学界对他的评价依旧暧昧不明。

孙郁说,王小波是中国文坛的一个异数。

好在他也不在乎。否则,以他80年代的海归身份,不搞互联网公司圈钱,不进外企当洋买办,不给名人写自传,偏要去写小说,生生错过了几个亿。

写小说也不追热点,90年代的文坛相信眼泪,他不写伤痕文学,不写乡土文学,不搞文化寻根,不煽情不流泪,反时髦反市场。

生活在低处,行走在边缘,寒碜又穷困,在精神世界里裸奔。

他的书很长一段时间在大陆出版不了,要自己动手编个程序做成电子书,才能让大众看到自己的作品。

王小波是在美国读研期间接触的计算机,回国之后自学编程,在国内汉字输入法屈指可数的情况下,他自己编写了一套输入法,能自定义拼音字库,打字速度几乎和盲打英文一样。

多媒体开始普及,他给我看了已经制作了一部分的DEMO。就和现在用Micromedia多媒体制作软件制作的电子多媒体制品很像。电子书内容是黄金时代。有图案的背景。按空格可以翻页。同时有音乐。好像偶尔还会有一点动画的特效(我记不清了) 。但当时的DEMO完全是他自己用WIN32写的EXE 可执行程序。 他那是从WIN32 SDK移植输入法时,基本掌握了消息处理,GDI,窗口控制等方法。还有一些底层的TRICK。

以上是王小波的外甥姚勇——就是王小波在《我怎么做青年的思想工作》里写到的那个摇滚boy——对舅舅计算机事业的回忆。

作为文科生,我完全不懂他在说什么。总之,懂的人说,以王小波的软件编程能力、硬件装配能力,继续发展下去,应该能在中关村盘一个档口销售、维修兼容机,然后就没刘强东什么事了。

知乎@老编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没有如果,金牛座王小波很快见异思迁。

我现在软件写得出神入化,并做出了各种写小说的工具,别人的软件已不用了。

不过现在我对微机已无兴趣,因为发现写小说也可赚到钱。

于是他又成功错过了几个亿。中国少了一个会写诗会撩妹文笔一流的史玉柱或雷军。

王小波人生的最后一年,为了维持生计,忍着严重的痔疮,每日给各种杂志写杂文稿件,每晚喝大杯大杯的浓茶,熬夜码字。

可从他的文字里,你读不到一丁点、一丁点的绝望和惨。他还在写天马行空的《未来世界》,他还在整理杂文集《思维的乐趣》。

“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

他说,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突发心脏病离世。去世方式和他的父亲一模一样,区别仅在更年轻——45岁。

今年4月11日,在王小波逝世20周年纪念会上,李银河读了一首她写的悼念诗,其中有一句特别戳人,她写道:

你走了,而这个世界无动于衷。

我想说不是这样的。

-END-